为什么领导在职场做好事,却反而会断送前途?
(2025-06-28 14:48:34)
标签:
财经军事历史文化杂谈 |
施恩的关键要素
不向下施恩的领导,其团队人心必然松散,只要有突发情况,团队成员极易背叛或远离此领导,对其造成致命打击,不向下以威管理,底下的人员就不会将领导当回事,各项事务干起来就会拖拉以及彻底性。
在历史上,但凡出现突发情况,皇帝或者某层级的领导,对组织成员的管理,几乎如出一辙的使用威胁这柄杀手锏,不服从安排、不听从命令者,一律杀无赦,甚至当场处决一两个人员,无需经过任何审判程序。
建立职场权威,领导既要手里有绝对的处理人员的权力,如果没有,一定要向上级批准,获得上级的支持,否则,你的决定下来之后,上司立马否决你的处理,反而会让你的权威进一步弱化或丧失。
权威管理存在某些缺陷,施恩管理缺陷也同样存在,在中国的文化里,常有施恩反而成了仇人,给别人施恩,最后不仅得不到对方的回报与好感,反而遭受对方的怨恨,这其实不是人性的恩将仇报定律使然,多数时候,与施恩者的做派有很大的关系。
也就是说,造成这种适得其反的效果,主要可能不在施恩对象身上,问题主要出在施恩者本身。
1、施恩的及时性
施恩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即给别人好处或利益,但过程的几个重要节点,绝对不能出问题,否则,权威受损、施恩的效果减弱,再做施恩的动作,意义也就不大了,给好处以及利益,一定要及时,宁可提前给,也不要拖拉时间。
答应给底下职员的好处利益,比方说,各种奖励的发放,有部分单位或老板,在发放的时间,总喜欢拖后,不论老板或领导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的,多数情况下,老板或领导都不会及时或主动做出解释,并且给予准确时间,也有一些情况下,一些老板与职员在这个问题上,虽没有明确时间承若表达,比如,奖金、年终奖,部分老板或领导选择的时间是年后再发放,这就违背了施恩的及时性原则,即便做了这个事,但在职员心里的价值大为降低。
2、施恩的内容性
不符合对方胃口的施恩,其实是在给对方增加负担,是在给对方制造利益垃圾,所以,在施恩的内容方面,其一要针对对方的喜好进行实施,对方喜好金钱,你送美女,这就有问题了,对方喜好古玩字画,你送现金,这就令人忌惮反感,毕竟现金是明确的,其实也是贬值的,而古玩字画则是有模糊地带的,且其价值高低出入可大可小,当然,罪名也就差异很大了。
其次是价值的高低问题,在符合对方的胃口的条件下,从被施恩的对象角度来讲,当然是越多越好,价值越高越好,总的来说,在施恩的价值方面,往往以超出对方期待,或者对方心理价值为宜,因为,这所展示的意义,不仅体现出跟着你混有前途,也同时使对方认为其在你这里的价值定位,高出其本身的评价,自然获得对方大大的好感度。
3、施恩的态度性
虽说施恩有施这个字,但绝对不是施舍,如果你施恩的行为态度,使对方受到侮辱、受到歧视、只会遭受对方的反感,任何人员,尤其是遭遇困难的职员,是非常想要别人的支持与帮助的,但绝对不希望别人高高在上的姿态来施恩,更不希望别人的可怜,人性即便需要他人的帮助支持,也希望以更平等的方式获得。
韩信跳槽找工作,到刘邦集团,听从萧何建议,给了韩信大将军,但萧何认为这样缺少仪式感,不庄重,尤其是韩信这种底层人士,尊严面子可能看得更重,于是在一番上位仪式举行之后,正是成为大将军,以至于韩信致死都没有实质性的背叛刘邦,曹操在招揽人才方面,亦是如此,听说有优秀人才要来他的集团面试上班,曹操光着脚就跑出去迎接,施恩于人很重要,但施恩的过程给人以足够的重视更重要。
当领导的,不要认为高人一等,更不要认为态度不重要,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宋国有位大领导,就因为没给底下的马夫喝一口羊肉汤,导致这马夫直接将这位大领导拉到敌国阵营被活捉。
关注微信
职场问题咨询解疑
关注顾问【叶大师】微信:quanmougu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