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询问就某个问题你怎么看?该如何正确表态?
(2025-03-21 10:53:07)
标签:
财经军事历史文化杂谈 |
领导询问就某个问题你怎么看?该如何正确表态?
凡事动不动就讲是非对错的职场同志,一定是不成熟的同志,成人的世界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只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但凡牵涉到要你表明立场态度,或者想听听你的处理意见的问题时,绝对不要以是非对错来作为判定依据。
因为单位内各种事务,其所谓的是非对错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也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更何况你并非当事人,对事件的全过程细节你并不掌握,急于表态或胡乱表态都不是明智之举。
尤其是领导要你表态的时候,你表的不仅仅是态度,更牵涉到你的职场前途,因为你的表态,会使得领导重新认识你,但这个认识是对有利方向发展,还是对你不利的方向发展,这就有疑问了,如果不是很有分量的角色,即便你表态了,可能也改变不了结果,只会给自身带来负面影响,谨言慎行才是第一位的。
比方说,领导对某个事情或某职员的问题表示要如何处理的倾向,但有些时候,领导很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没有直接作出处理,而是通过会议的形式,也就是以所谓集体决议来作出处理。
一般,如果事实脉络清晰,证据确凿,依照组织制度或规矩,是不需要开所谓的会议表决的,但领导这么做了,说明这个问题牵涉的人员比较多,且这位牵涉问题的人员可能背景关系比较复杂,领导想处理,但同时也想看看底下有多少人支持他,或者反对他,既要考虑组织利益,也要考虑自身的管理权威,同时可能要照顾一下可能的反对派。
当所有人都支持领导,表示领导可以没有压力的处理,当所有人都反对领导,表示这个问题很可能不能急于处理,当部分人支持,部分反对时,领导可能做出处理,但会在程度上做适量的调整。
毕竟独裁决断,就得自身来抗住所有压力,而通过会议的形式做出决断,已经表态支持他的人员,就只能继续支持他,至少领导不是孤军奋战,后续的工作有人干,不惧怕有人撂挑子。
而你作为下属职员,就不要用是非对错来看问题,更不要用自认为的是非对错来看问题,而要以立场看问题,那么,这个立场主要就看领导的立场,以领导的标准来看问题,也许在是非对错方面可能存在问题,却能保住你的职业、你的发展。
宋代有位官员讲,身安而国家可保,意思是你想在职场有所作为,首先得保住你的命,其次保住你的位,最后才能有发挥才能、施展抱负的机会。
当然此处所讲的领导,主要指的实权领导,不仅能够掌握组织资源与权力,同时也掌握对你的生杀予夺之权,如果只是名义上的领导,就不要站在他那一边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就是个工具或招牌,凡事说了都不能算,命令都出不了办公室。
其岳父想通过衣带诏将汉献帝的指令带出办公室,中途亦被曹操所截留,没有权力的领导,不叫领导。
记住,领导定性的问题,你的立场就是站在领导一边,领导没有定性的问题,可以缓兵之计,拖一拖、放一放,摸准了领导的价值趋向或立场再做决断。
申不害进入韩国政坛不久,对韩昭侯不了解,也不知道韩昭侯的施政方向以及战略意图,所以,只能唆使暗示其他同僚去做小白鼠,结果被韩昭侯给秒杀了,申不害由此得出韩昭侯的真实意图,再进言便获得韩昭侯重用。
当然,你在支持领导同时,最好列举一二合适的理由,这样更真实,也更能让领导与同僚们信服。
关注以下微信定购
职场问题咨询解疑 (VIP会员招募)
关注顾问【叶大师】微信:quanmouguwen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