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职场对手,如何制服
(2024-03-22 11:10:06)强大职场对手,如何制服
乱世出英雄,英雄就时势,任何时代的所谓英雄人物,多半都具有较强的反叛精神,至于这种精神状态是好是坏,就看立场在谁,由谁说了算,被压制阶层认为,反叛精神是他们立命之本,是翻身奴隶做主人的前提,但既得利益者则认为你是在造反、必须给予强力镇压,所以,乱世必然重典,盛世必然宽刑。
在封建帝制时代,具有反叛精神者,通常被认为拥有反骨,而这种反骨学说通常借用阴阳五行颇有神秘色彩,使人不得不信,只要谁被打上反骨的标签,在组织内便属于异类,是不被欢迎且要打压的对象,魏延在没有任何直接威胁的前提下,杀主投诚刘备,结果被诸葛亮按上反骨的标签,治平之世,具有反叛精神者,多可能会是地痞流氓,是律法打击的对象,不受世人待见,但若生活在大乱之世,就成了英雄的化身、是智慧的化身,要说反骨,我看刘备这个大老板有过之而无不及。
既得利益者要守住地盘,被压制者需要生存空间,如此必然是你死我亡的争斗,面对强大的职场对手,如何破防、如何征服、如何打败对手,在进攻层面如何运作手段?
1、攻其必救
组织之所以能够有效运转,就在于任何组织都存在核心要素以及关键环节,这是保证组织继续存在的基本骨架,这些要素打散了、不存在了,就意味着组织也要解散,或者被其它要取缔,更名改姓在在所难免,比方说,部门或组织老大(老板),老板跑路,企业单位就得倒闭,如无他人接手,所有成员就得另谋生路,再如财源、技术、货源、以及销售渠道等都属于关键环节。
所以,在职场竞争中,与其一味被动防守,不如主动进攻,以攻为守,攻其所必救,战国时代,庞涓与孙膑即是同窗好友,也是职场对手,魏国彼时趁其实力强大,进攻赵国、攻打韩国,两次皆被孙膑以相同权术戏弄,围魏救赵与围魏救韩,孙膑皆以进攻魏国都城大梁的之态,致使庞涓撤军,疲于奔命,从这个案例中,想必你也可窥探出魏国都城的问题,在于两点:一是都城所选区域无险可守,远不及秦国坐拥的关陇之地,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注定其不可能有大作为,因为都城这个魏国核心所在,导致其国力无法向外施展;二是其都城与齐国的地理位置较近,否则,也不会动不动就惊动庞涓回援,也不会动不动就被齐国拿捏。
2、攻其外援
职场竞争中,消灭对方有生力量是关键中的关键,毕竟社会是人的社会,竞争必然也都是人的竞争,毛主席在彼时对待反动派与侵略者的问题上,就狠狠抓住这一核心要素,因此,在攻其所必救的基础之上,重点不在于消灭对方防守力量,而在于消灭前来支援的力量,要对手动起来,就得攻其所必救,如此才能发现对方薄弱之处,才能有机会打击对方的弱点。
组织内,你攻击其底下成员,很多时候,其领导核心可能不会出手,反而会将自己摘得很干净,由此给你助力一把,但你如攻击其组织核心,当然,只是虚假攻击,毕竟当下没有足够实力将其扳倒,实质通过这一手段,调动其派系下面的成员行动,由此你重点打击其下属成员,各个击破,之所以,要先攻击其首脑人物,就在于防止其或明或暗凝集势力,所谓弃车保帅,在首脑人物遭受攻击时,反而更有利于你打击其下属成员的顺利施行。
3、攻其活路
困兽犹斗,人被困住了,也会挣扎斗争,所谓一鼓作气、再衰三竭,只要你没有能力或实力打进去,对方仍旧能解决饥饿与干渴的问题,不给对方出路,对方必然会团结一心,与你玩命抗争,人的意志会在饥渴摧残之下丧失力量,在体力殆尽之时丧失意志,因此围困对手,为避免自身损失过大,非必要情况下,通常以围而不攻手段处置,从而分化对手。
通过围困对手,消耗对方补充饥渴的资源,泄掉对方锐气之后,再进行攻击,其次,围而有阙,也就是给对方生存的活路或希望,进一步分化对手,而你只需在其出走的方向上设置伏击力量,就能逐个将对方分散的力量蚕食消灭,在最大可能消灭对手,保存自身实力的前提下,又能达到兵贵神速的目的,可谓善之善者,曹操与袁绍竞争中,围困其残余所部时,便听从曹仁建议,留下逃生漏洞,待对手逃散分离之时,再对其进行歼灭,围困对手,即消耗对方资源的同时,也在大量消耗自身资源,所以,围而分化对手是权术重点。
职场问题咨询解疑
关注【叶大师】微信:quanmougu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