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心思,你如何才能懂?
(2024-01-14 20:53:12)
标签:
财经军事历史文化杂谈 |
领导心思,你如何才能懂?
职场要混得好点,揣摩领导心思是必须的,但你揣摩领导心思需要把握两点:一是程度深浅问题,不能因为你揣摩领导意图的程度达到无法找你问题的地步、不能让领导感觉到在你面前就如一丝不挂的存在、不能让领导位阶下降、权威不再;二是探索方向的问题,也就是说,你揣摩出领导心思之后,所表达出来的意思永远都是为了领导好,都是有利于领导利益的,既满足了领导利益需求,也给领导找了个合理的台阶。
比方说,乾隆皇帝被刘墉怼后,愤怒之于叫刘墉跳湖去死,但冷静之后,乾隆并不希望刘墉真的死,但作为皇帝,在下属刘墉面前得维护面子、维护尊严权威,必须有台阶、也就是有可以免去责罚的理由才行,如果其他人不给领导找台阶,就得领导自己找台阶,否则难以收回说过的话,刘墉虽知道乾隆皇帝的心思,但也必须给乾隆台阶,所以,回来之后给乾隆戴了顶高帽子,给力拍了乾隆一番马屁之后,不仅没有处罚,反而嘉奖。
既然体制内外都是领导,在领导心思意图方面既有共同性,也有个性差异,权术谋略作为科学社会研究,必首先研究其共同之处,但运作中要区分各权谋手段的优劣与适应性,又得做对比研究,所以,得研究不同个案、典型,共同性可以作为科学社会研究,成为系统知识学习,典型个案就只能依托于你所涉及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疑。
1、领导会强迫自身不偏爱任何人
通常,对职场的理解是,领导宠爱或不宠爱某下属,会在具体的职位、岗位上做手脚,这种处理形式确实也比较多的存在,但现实的职场,其实领导更多的操控空间,在偏爱或不偏爱某下属时,会以态度言语以及临时任务或项目上作文章,具体的职位岗位反而不会较大范围的存在,因为职位岗位的变动,牵涉到组织程序问题、牵涉到其他部门关联的问题,所以,领导是不能只手遮天完成的。
因此,如果领导频繁反复操作,必然会引起组织与其他部门的负面反应,只有对待下属的言语态度,以及辖区内的任务或项目安排是可以独断专行的,所以,领导会保持其高位阶状态,为保持其绝对主动状态,领导会在态度上一段时间对下属A比较亲近,一段时间对下属B比较亲近,安排临时任务时,今天安排小李去干,明天安排小王处理,总之,这种让下属们认为领导喜怒无常、变化莫测的行为,既爱又敬又怕,但领导要的就是这种效果,领导不能依赖任何下属,否则,必定会被架空、胁迫而失去主控权。
2、职场敢玩火的人领导会敬三分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领导也不例外,可以这么讲有相当一部分各层级领导是这么理解的,也是这么做的,比方说,你是本分老实的下属职员,在一些杂事累活方面,领导不便于安排其他人去做,领导安排你去做了,后面就可能会一直安排你去做,且认为这是你应该做的,成为你的分内之事,时间一长,你不干了,领导以及所有同僚都能攻击你,并不会同情你,这也是我曾经多次强调的,在职场,人都会在心理上同情弱者,但实际行为上却永远只会依附强者。
所以,有些时候,领导可能布局安排好了一切,认为事情会按照其预想的方向发展,认为没有人敢出来坏事,领导要提拔某人上位,但你认为他没有资格,或者你也想争取此次机会,需要公平竞争,虽说结果你可能无法改变,但却能够造成一定负面影响,领导包括上位的同僚可能会敬你几分,因为你敢出来玩火,就表明你不是好惹的,日后井水不犯河水,惹毛你了,对方也会很难堪,当然,也存在不好的一面,即只要领导没换人,可能你不会有上升的机会,但在原位置也不会被欺负吃亏,仅此而已。
3、领导是现实俗人下属不能脱俗
中国社会是个世俗的社会,也可以理解为非常现实的社会、讲物质利益的社会,也懂得如何交换物质利益、获取物质利益,用物质利益办事的社会,全世界讲唯物主义的国家,中国乃为之最,所以中国是社会唯物主义最为匹配的国度,每个人都是俗人,是俗人就得与吃喝玩乐、衣食住行频繁的打交道,更何况职场是个利益最为集中的小型社会,领导身处其中,又岂能免俗,既然领导都是俗人,作为下属,你不入俗,就是在与领导划界,职场意识形态划界,价值观就存在对立,这就危险了。
领导工作外要去放松消遣,你的积极参与,喝多喝少是能力问题、是酒量问题,参不参与就是观念问题,所以,立场必须阐明,与领导站在同一立场,就得出席领导要你参与的宴请酒局,所以,你来了就是好同志,你来了,还能与领导喝上两杯就是一个战壕的兄弟了,所以酒局也是职场,在酒局中也是要讲严格规矩的、权力斗争的、立场态度的,酒与与礼类同,既能表达善意、也能表达恶意,比方说,酒局晚到,必须自罚三杯,且必须是白的,所以,赔礼道歉不能光嘴上说,得以实际行动表示,喝酒表示你愿意为此付出的代价,以此确认你的诚意。
职场问题咨询解疑
关注【叶大师】微信:quanmouguwen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