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不仁,本质是没有对你特殊照顾
(2023-04-05 17:21:30)
标签:
财经教育军事历史杂谈 |
领导不仁,本质是没有对你特殊照顾
道作为哲学之王,是从老子开始,将道正式纳入哲学概念,但对道的谈论并非只有道家在谈,诸子百家都在谈论道的概念,都将道作为思想核心的概念化,所不同的是,不同思想流派其具体蕴含的内容是区别的,道家研究的范畴不仅包括人类社会,而是在更大范畴,跳出社会从自然界角度来讨论道,而儒家的道,则在于研究人类社会本身、研究组织管理本身,所以道是所有流派可以交汇的点。
在儒家观念里,做领导的得讲仁、在社会上有本事、有地位的人也应该要讲究仁,即你怎么对待下属的,下属就会反过来如何对待你,所谓你不仁、他便不义,用现代语言来讲,你对他不好,你不照顾他,那么作为下属或者朋友,便没有责任与义务对你效忠或服从。
很多家族企业,或某些在单位做上领导职位的人员,都或多或少会主动或被动将一些亲戚朋友引进单位做事,既有私心私利,也有情面因素。虽说这有比较积极的一面,但通常作为领导会犯一些人性错误,即对亲戚朋友回报于他的期望较高,而给这些亲戚朋友的好处利益却可能忽略掉,人性如此,人际关系就会陷入危机。
而老子在道经第五章讲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从大自然出发,来推导人类社会秩序,天地,可以理解这个世界、自然、宇宙等行为体,既然天地对对待万事万事的方式是不仁,也就是说对待所有事物都秉持同样的态度,不过分看重谁,也不过分贬低谁,所以,圣人,就是领导,因为只有圣人是最适合做领导的,这是传统文化的定义,领导也应该采取这种态度对待所有人。
其实老子所强调的是,作为领导要始终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主控地位,不可以被下属绑架,而下属可以任其发展,领导则视情况决定是留用或者舍弃,这才是不仁的核心,意为领导不可以沉浸于局部,而忽视整体的存在。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正如管理社会、管理组织,你所生存或工作的社会组织就如风箱,你不动他,并不表示他没有价值、没有作为,一旦你驱动他,其价值就会源源不断的体现出来。
进一步研究现实中的管理问题,老子讲多言数穷,不如守冲。多言即领导频繁进行管理操作,频繁发布各种指令、命令,反而会使下属不知如何处理事情,在职场,我们会看到部分领导事必躬亲、事事亲为,甚至有些领导对具体流程或操作细节并不清楚,却在下属做事的过程中不断指手画脚,导致下属将心思更多放在领导命令上,而不是专注做事本身,反而不利于事情的解决,所以,管理不是过度干预下属行为,而是应该指明方向,给予下属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
正如官场,上司频繁的视察、检查,只会促使下属将更多财力、精力、时间花费在应付领导,组织就无法发展壮大,也不可能获得良性发展。
关注【叶大师】微信:quanmougu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