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搏杀,控守三大核心要素,决定谁才是政治家中的战略王者
标签:
财经教育军事历史杂谈 |
职场搏杀,控守三大核心要素,决定谁才是政治家中的战略王者
人的力量潜力可以无限,也可以很有限,职场人所占据不同的组织位置,即决定其扩张的极限,毕竟身在职场,所依托的是其掌握的资源而发力。
在职场,要有所作为,首要取势,而取势核心是建立战略目标,这与其所处位置以及其实力强弱并没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不仅实力强大者可以设定战略目标,弱小者同样可以设立。
所以,不取势,便没有方向,也不知从何处入手,历史上,三国争雄,曹操、刘备、孙权、此三者,都意图一统天下,作为最终极战略目标,如果曹操只想偏居北方,便不会绕道艰险而取汉中,如果刘备只想偏安西蜀,便不会借了荆州不放手,所以,定立目标,决定其应该做什么。
但自我设定目标,并不能决定其能够做什么,诸葛亮与刘备同属于蜀汉政权的两个核心人物,在一统天下的目标也就是取势上,基本是一致的。但二人为实现设定目标的操作层面却是孑然不同的,诸葛亮的策略是联合东吴,而以从汉中越过秦岭北图中原,这就决定诸葛亮的战略重心不在荆州。
而刘备的操作模式是从荆州一线向北进军中原,所以,刘备才会暗自对关羽下达北伐密令,且关羽因为触碰到了东吴的敏感神经,东吴在抓住此等良机,进犯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后,便身首异处。刘备转而以复仇之名,对东吴用兵,当然旨在重新掌夺荆州,维持其原有的北伐中原战略布局。
因刘备与诸葛亮在战略目标的实际操作层面存在重大分歧,如诸葛亮选择定都与成都,以及始终选择从汉中进入中原为主要路线,而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后,已意识到重庆在进军中原的战略重要性后,是有意选择迁都的,所以,也就无意返回成都,从此二人的选择不同,也就是说,他们所抓住取势路线上的关键节点不同,导致的命运则不同,刘备路线虽风险较大,主要风险在于东吴的不确定性,但在进攻层面更有实用性,也更益于成功。
而诸葛亮路线,实则也再次体现了隆中对的战略构想,即诸葛亮路线属于谨慎路线,可以偏安,但在进攻层面却远远估计不足的条件下,也就屡犯中原而无功。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厄一点而控全局,任何职场事务,只要抓住几个关键节点就成了,既能最大可能掣肘控制他人,也同时极大降低了控制资源成本,诸葛亮以汉中、成都为节点控制,可以实现相当长时期的守成,而刘备假如以重庆为都,以荆州为节点,则可以较容易进犯中原,而再假如刘备路线与诸葛亮路线,可以形成密切联系,达到南北呼应,那么这三国后的天下可能仍旧姓刘,只不过汉中与荆州相隔千里,且崇山阻隔,导致原本两个战略重要节点,不能发挥倍增效应,不能遥相呼应的战略节点,却反而成了分散消耗组织有限资源的战略掣肘。
因此,在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对路线上的各节点控制,不能只是将各节点各自为政,而要将节点之间打通,链接成线,且与核心,也就是与你的职场大本营聚合成面,如此,方可形成对外威胁进攻之势。
在组织职场,同样如此,要谋划大事,就得先做到对各关键部门、关键人员的拉拢、收买、安插等,其次不仅要使这些人对你负责服从,更在必要时候,使他们相互配合,以成势而成事。如美国在全球格局博弈中,其所能够控制的主要在于各海峡交通要道,而对这些关键节点的控制,在于通过分布全球的军事基地,以及美国游弋在各大洋中的航母舰队,由此将点成串,才有了美国独霸全球之势。
关注【叶大师】
微信:quanmouguwen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