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领导拉下马的政治学问
(2022-04-13 16:41:43)
标签:
财经教育军事历史杂谈 |
将领导拉下马的政治学问
领导,之所以在职场具有强大的威势,并不仅在于其拥有组织所赋予的职位权力,更在于领导身边积聚着一帮核心成员,这部分人拥护领导,且能够替领导解决各类职场问题,如此,领导的权威便能散发出来。
假如你作为领导的下属,领导未将你纳入其核心部下,而作为仅次于领导权力的下属,处于这种位置,极可能产生再往上爬的冲动,因此,取代领导的心理诉求便孕育而生,职场人心态皆是如此,当与领导权力相差甚远时,心里只有羡慕、崇拜、仰视,而一旦下属权力接近领导,久而久之,下属便不再满足当下权力,企图篡位则成为必然,正因上下级之间心态问题,导致历史上,领导对下级(重臣、权臣、功臣的忌惮防范,甚至处理),同时亦造就了下属弑君篡位的现象层出不穷。
所以,在组织内,与领导争斗,下属作为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直接与领导硬碰硬肯定是不行,因此,从领导身边的人下手,即成为比较简单且容易操作的事,为什么呢?主要存在两大缘由:一是可从外围人员获取领导一些隐蔽信息(或把柄);二是领导对外围人员的保护支持力度比较有限,所遇到的阻力相对较小,明嘉靖不忍对严嵩下手,但对其子严世蕃却并不需要过多考虑,所以徐阶从搞定这位善揣摩人意的严世蕃下手,将其拔除便容易多了。
那么,从领导身边的成员入手,该如何操作呢?可从两方面实施:一是唆使促进领导身边成员晋升,因为职位晋升即意味着岗位变动,所以,领导在提拔其亲近之人时,就必须面临由此而带来的可能危机,如领导提拔其秘书,一个机敏聪慧、用得顺手的成员流失,必然给其工作造成一定困扰。
吕夷简为谋求相位,企图将时任宰相李迪扳倒,但李迪在朝中人脉亦是盘根错节、威望亦比较高,且宋仁宗亦并不反感李迪。但吕夷简毕竟是北宋名臣,其手法用起来会显得温和且稍靓丽些,换作一般官员,可能会使用造谣毁谤、栽赃嫁祸、暗中刺杀等手段。因此,吕夷简以调虎离山之计,将李迪身边最重要的参谋顾问李谏之推举晋升,给其压压担子,李迪虽认为李谏之确实为非常重要参谋,给其工作带来很多便利,但与他儿子李谏之的前途相比,暂时的困难都不算事,因此,半推半就应允了。
至此后,吕夷简开始发难,在组织重大议事活动上据理力争,以至于李迪实在无法找到合适的对策理由来反驳吕夷简,李迪逐渐在组织内威信渐失,即便其向上级部门诉苦(宋仁宗),也只是在突出显示自己的无能一面,毕竟组织内正常议事,合情合理合法,有争吵亦在所难免,关键是谁能够说服组织成员,这种事情,即便宋仁宗也不好干涉。
二是促使领导用错人,而因此犯下大错,通常来讲,领导可以将做错事的责任推卸给下属,因为可以下属没有理解、或没有遵从领导的要求办事为由搪塞,所以导致出现问题。但用错人的责任,却无论如何都赖不掉,毕竟用人的权力卡在领导手里,领导所推荐的人,所任用的人员,如果出错,违规了,即便没有直接责任,但连带责任亦少不了,且用错一人可以、用错一时也可以,但如果反复用错人,领导就该下课了。
所谓用错人,主要特指三点:一是能力不匹配;二是专业不适用;三是品格总踩红线。这三点考验的是领导识别人才的能力,如果这几点都没有考察,仅凭直觉用人,出了问题,领导也就做到头了。
有部影视作品比较深刻的揭露这一问题,文化局长所启用的前后两位同志,均在工作上存在重大问题,前一位提拔上来的职员,在于能力专业问题,存在重大缺陷,其所表现的工作状态,不是出现管不了底下职员的问题,便是对很多重要工作事项没有关注或不知道怎样关注,从而令领导大失所望。后一位提拔上来的职员,则在品格问题,如没有同情心、没有仁爱之心,而且搞外遇等,此事被媒体不断放大,结果文化局长亦连同被撸下台,副职由此扶正上台。
关注【叶大师】微信:quanmouguwen
职场咨询
《鬼谷妖刀》《鬼谷政治权术应用手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