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绿野仙踪》交流课教学设计

(2017-08-16 22:03:39)
标签:

阅读

课程

分类: 教学设计

《绿野仙踪》交流课教学设计

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第一小学  徐莉莉

 

【教学目标】

 通过梳理故事内容、评析主要角色、朗读相关语段、分享阅读感受等策略引导学生从整体到细节上都能更好地把握这本书,提高学生深入阅读和探究的兴趣与能力。

【教学重点】

评析主要角色的特点,分享阅读感受,在交流中有所思考和启示。

【教学难点】

通过与电影、民间故事及《西游记》的比较,进一步了解本书在表现手法及主题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梳理情节,整体把握:

1.谁来用简单的话说说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自由说)

2. 课件出示:

故事讲述了善良的小姑娘多萝茜因为(       )来到了一个陌生而神奇的国度(     ),并迷失了回家的路。在那里,她陆续结识了(    )、(    )和(     ),他们为了实现各自的心愿,互相帮助,历尽艰险,遇到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最终,他们凭借(               ),都如愿以偿地完成自己的心愿。

3. 画图梳理。

1)多萝西是怎么来到奥兹国的,在奥兹国,她和伙伴们又去了哪些地方,遇到了什么情况,最后她又怎么回到堪萨斯的。把这一过程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来。

2)交流导图。

二、猜猜书中的角色:

1.教师说出作品中某个人物的一段文字描述,让学生猜出人物的名字。

课件出示:

A.他是人们眼中魔力无边的大魔法师,能帮助人们实现一切美好的愿望,但事实上他只是个马戏团的热气球演员。(奥兹)

B.她曾是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子,但太阳和风把她的模样改变了。它们从她的眼睛里夺走了光辉,留下了一种沉重的灰色,从她的面颊上和嘴唇上掠去了红润,也只剩灰色的了。如今她消瘦而且憔悴,不再微笑。(艾姆婶婶)

C.她美丽善良,乐于助人,住在美丽的考德林,最后是她指点多萝茜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好女巫格林达)

2.照着老师的样子,学生们互猜人物。

 

第二课时

一、说说你眼中的他们:

1.课件出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2.小组合作:从四个主要人物中选择一个最佩服(或最喜欢的人物)进行评析。师巡视各组学习情况,相机指导。

1)商量本组选择讨论的人物。

2)结合故事的精彩片段说说喜欢(或佩服)的理由。

3)选择代表进行汇报。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二、朗读你认为很棒的文字:

1. 把你看到的最有趣的情节读给大家听。

其他同学就这一情节简单交流。

2. 把你找到的最有哲理的话读给大家听。

读的同学读完说一说自己的感悟,其他同学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分享你得到的感悟:

1. 刚才我们每个人都和书中的人物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和更深入的了解,现在请你说说,读了这本书,你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预设:孩子们可能谈得最多的是成长、友情、勇敢等。)

2. 除此之外,你还读出了什么?

3. 故事中的伙伴们都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稻草人找到了脑子,铁皮人找到了心,狮子找到了胆量,生活中你最想得到什么呢?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这个愿望呢?(引导学生从理想、信念、毅力等方面来谈。)

 

第三课时

一、从电影中再读故事:

 1.播放电影《绿野仙踪(美国1939的片断。

(整部电影视频已在周末时发布到班级QQ群中,布置学生观看)

大家来说说,你发现的电影与原著的不同之处。

例如,农场里的三个伙计杰克、杭克和海格瑞,他们是著中没有,电影中加入这三个角色,是什么用意呢?你们有没有觉得他们与谁很相似?还有喀乐胥小姐呢,你觉得她跟故事的什么角色是对应的?

再如,故事中的那双有魔力的鞋子,原著中是银色的,到电影中是火红色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处理?

……

2. 电影中芒奇金人狂欢的那一段,让你想起了哪部电影里的片断或人物?(《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的奥帕伦帕人,或《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爱丽丝掉进兔子洞的情形)

3. 多罗茜的家乡堪萨斯州一点也不漂亮,到处灰蒙蒙的,而奥兹国那么漂亮,她为什么不愿意留在奥兹国还要回去呢?说说你的理解。

电影中对这个问题有答案吗?(电影结尾处有一句话直接揭示这个原因:There’s no palce like home.没有任何地方比家更好。)

二、在比较中提升感悟:

    1.都说这部《绿野仙踪》被誉为西方的《西游记》,你怎么看待?它与《西游记》有何异同?

    2. 引导学生主要就相同之处展开讨论,如核心人物,如团队中每个人物担负的责任,大家的团队意识,每人在历程中的成长等,还有这两个故事的主题也有相似之处。

三、在寻找中发现手法:

1. 课件出示书中两处反复手法的运用,学生思考:你还能从书中找到这样的地方吗?或者你电影的音乐中看到了这样的反复吟唱的地方?

2. 学生交流。

3. 这样的反复手法,我们在《格林童话》中有没有见过?在《鹅妈妈的故事》中有没有见过?在我给你们讲过的中国民间故事中呢?

由此可见,这本书是根植于民间故事的,作者莱曼很好地利用了民间故事的这一表现手法,并很好地运用于这部作品中,使得它充满民间文学的特色,所以才会受到不同年龄层次读者的喜爱,一百年来经久不衰,并被改编成电影、动画片、舞台剧等各种艺术形式,成为经典。

四、阅读总结:

.同学们,这本书,它的文字是浅显的也是深刻的,情节是简单的也是曲折的。这本书,它是有声有色的,它有画面有温度的。故事里每个角色的成长都是一种历险,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当我们怀揣着梦想上路,也许会有无法预知的困难,也许会陷入山穷水尽的绝境,但我们一定要像多萝茜和她的三个伙伴一样,永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在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过程中,那看上去遥不可及的梦想也许已经成为现实。

.希望同学们能更深入的阅读这本书,关注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探究书中角色的心理和品质,揣摩作者的用意。我们今天还关注到了作品的风格和手法,并与电影及《西游记》等作品进行了比较。这些都是很好的阅读方法,希望同学们能把这些方法用于阅读其它作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整本书的能力,享受与书中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的乐趣,享受阅读带给我们的跨越时空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