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解读的内涵(11):女性的智慧
(2023-03-05 17:45:08)
标签:
文化情感教育时评 |
《天道》解读的内涵(11):女性的智慧
人是什么?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人不过是直立行走无毛动物而已。有人说人就像一封不知道从哪儿发出又不知道发往何方的电子邮件,就是这些电子邮件组成了一个复杂的人类社会。这个社会是很可怕的,这个社会会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最高层的人充分享受着物质和精神的供应,最底层的人的精神供应几乎为零。无论你承不承认,这就是人类社会最真实的写照。无论社会向哪个方向演进,这种真实的写照永远存在。人类社会的层次很复杂,但是人类社会的构成却很简单:男性、女性而已。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讲,人类社会似乎一直是以男性为主导的,女性在多数历史阶段只是陪衬,并且被严重物化。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女权主义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女性开始追求自己与男性的同等地位。1995年9月5日,美国前第一夫人、著名政治家希拉里在联合国第四次妇女大会全体会议上发表了题为《人权就是妇女的胜利,妇女的权利就是人权》的演讲。在这次演讲中,她指出了女性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并由此倡议全世界应该改变对女性的态度,使女性与男性处在同一个地位上。
到了21世纪的今天,人类社会对女性的重视达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水平,甚至部分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大超越了许多男性。当然,那些超越男性地位女性的超越之路并不是平坦。事实证明:女性想要获得权利,想要获得与男性一样的尊重,靠的不是某位女权运动领导者的呼吁,也不是政府的某个法律文件,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对事情做出精准的判断,然后基于自己的理性判断去进行最有效的执行。
在电视剧《天道》中,有三位女性:芮小丹、欧阳雪、肖亚文。这三位女性充分向我们展示了女性如何通过自己智慧赢得圆满的人生。
芮小丹作为《天道》这部电视剧的女一号,天生有着与其他两位女性不同的优势。首先,她的父亲是知名导演,母亲是法兰克福一家大餐厅的老板,因此,即使父母离异,她依旧有着不用为五斗米折腰的底气。其次,她有着绝好的容貌和天赋的智慧,是天国的女儿。如果说条条大路通罗马,那么芮小丹一出生就在罗马。但小丹并没有依靠自己的父母,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事业、爱情和生活。
在事业上,作为女刑警,小丹时常面临着失去生命的危险,但她义无反顾。她本可以不去执行与歹徒搏斗的任务,但她还是选择履行自己作为刑警的职责,并为此牺牲了生命。小丹为了事业而牺牲自己固然让人痛心,但由此可以看到她对事业的敬畏。一个人只有对你所从事的职业敬畏,才会有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一个有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人才能真正把事业做好。
在爱情上,小丹爱的从不卑微。即使她最爱的爱人丁元英有意想让她退出危险的刑警职业,她也没有马上退出,而是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行动。丁元英的能力和资本都是雄厚的,小丹深深懂得自己与丁元英的巨大差距,她爱丁元英,但她不想躺着爱丁元英,而是站着爱丁元英,为此,小丹不惜和丁元英定下契约,用自己的未来收入水平来保证自己与丁元英在经济地位上的对等。中国自古以来,大多数女性在选择爱人时,往往首先考虑的是男方的收入,尤其是如今这个时代,这种情况更加普遍。女性往往把自己后半生的生活保障寄托在未来的丈夫身上,美其名曰:生得好不如嫁得好。可现实的状况是往往嫁入豪门的女性获得辛福的概率往往不是很高,很多曾经的女星嫁入豪门的例子便证明了这一点。
在生活上,小丹从不向父母伸手,即使是在从父亲手里拿了20万之后,也在自己迅速得到足够的资金后,马上还给父亲21万。像小丹这样出生优越的人,这种不向父母索取反而能主动反哺的父母的行为是稀缺的。在现实生活中,中国的多数孩子认为从父母那里索取天经地义,父母也认为对自己的孩子无私付出天经地义。也正是这样的观念,导致了无数家庭的悲剧:“富不过三代”也说明了这点。
小丹的智慧超脱于一般的女性。她特殊的成长经历和通透的思维模式让她活得潇洒,死得同样让人震撼。现实中的女性或许没有她这么高的境界,对于普通女性借鉴的意义或许不大,但出身普通人家的欧阳雪和肖亚文却值得多数女性借鉴,甚至多数男性也应该深度借鉴。
欧阳雪的出身是悲惨的,小时候她与小丹是邻居,两个人都属于离异家庭。虽然两人的家庭情况相同,但父母对女儿的态度却有很大不同。虽然离异,但小丹的父母均把其视为掌上明珠,可是欧阳雪的父母双方都把她视为累赘。欧阳雪从小得不到父母的一丁点爱,她的爱基本来自于小丹和小丹的妈妈,因此,她把小丹视为自己的亲人。可是自从小丹和妈妈前往德国之后,欧阳雪彻底失去了关爱。面对父亲和后妈的无情,12岁的欧阳雪开始了艰难的自强自立之路。一开始,欧阳雪把头磕破了,感动了一个饭馆的老板,这个老板给了她一个择菜的工作,白天工作,晚上就睡在饭馆的板凳上,直到后来她开始自己摆混沌摊,又开了小吃店,她拼尽一切努力挣钱,想让自己活得有尊严。从欧阳雪的早年来看,我们不禁为他千疮百孔的青少年感到心痛,但她那种拼命把自己的人生伤痕修补的天衣无缝的精神又让我们的内心感到无比的动容。或许大多数人生来就是来受苦的,但是如果你能在苦难中选择为自己的尊严而付出,而拼搏,那么你就是幸运的,否则,你就是及其不辛的。
当小丹回到国内上大学后,彼时的欧阳雪想要开大饭店,但她缺乏资金,于是,她去找小丹帮忙。面对小丹,欧阳雪说的天花乱坠,但心里并没有底。不过小丹没有拒绝,她以自己占饭馆的一部分股份为由,帮助了欧阳雪。欧阳雪十分清楚:小丹是明白其中的风险的,但是小丹没有拒绝,也没有以高人一等的姿态把钱借给她,而是以占微弱股份的方式把钱借给了她。这种做法既达到了目的,也给她把面子留足了。因此,欧阳雪很感谢小丹。人都是需要面子的,都是需要尊严的,因此,尊重对方的帮助才是真正的帮助。如果你把自己放在了上帝视角,用上帝的思维帮助别人,把自己当成一个施舍者,那么你帮助的那个人非但不会感激你,反而会厌恶你,憎恨你。
欧阳雪没有小丹超脱世俗的思维,也没有肖亚文的睿智干练,但她有着符合规律的朴素的生存之道。
她的生存之道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点:
其一,信任一个人,就尽量做到从一而终。
其二,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只赚自己该赚的钱。
其三,拿得起,放得下。敢于为自己做的决定和行为负责任。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能够看到欧阳雪信任丁元英。同时,她做决定前,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可以通过丁元英轻易获利,而是考虑到了失败的风险。在明确失败的风险后,她评估了自己能够承担的风险,并做出承诺就是失败自己也认了。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需要信任他人,但是在信任他人的同时,应该考虑因为信任所导致的选择,因为选择所可能导致的风险。如果你能够承担风险,你就坚持你的信任所导致的选择,否则,你就果断放弃你的信任。
小丹的人生像天,可望而不可及;欧阳雪的人生像地,踏实接地气;两个人的人生经验均有值得我们总结的地方。但是,这样两个人的总结并不完美。肖亚文的人生介于天和地之间,她的人生是我们大多数人一生的写照,因此,看完小丹和欧阳雪的人生,接下来让我们仔细品味肖亚文的人生智慧。
在《天道》的故事刚开始时,肖亚文漂洋过海,寻找小丹,希望小丹帮助自己建立和丁元英之间的纽带。这样的眼光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但她对待老板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在丁元英的私募基金解散的时候,肖亚文趁着一切机会,参与到这件事中。从正常人的角度来说,作为一个打工者,老板付给多少薪酬就做多少事。但肖亚文不这么看。当她发现丁元英的做事风格与交往的人超出了自己所处阶层之时,她没有表现出惊讶,也没有表现出自卑,更没有表现出不耐烦。她全程都静静的听着,然后去思考。
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存在着的芸芸众生中的大部分都是以打工方式生存。既然是打工,那就会与老板形成雇佣关系。既然是打工,那么如何处理与老板的关系就值得我们仔细琢磨。
“老板在压榨我。”这是我们听到过最多的牢骚,也是作为打工人的我们最常发出的牢骚。这样的现象是十分正常的,也是人之常情。但我们不能仅仅只学会发牢骚。一个能坐在老板位置上的人,其必有他的过人之处。这种过人之处或者是洞悉人性、洞察人心的敏感力;或者是说一不二、处事圆通的领导能力;或者是背后具有常人难以企及的资源等等。总之,一个能被冠以“真正的老板”的人,身上必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手上必有值得我们争取的资源。因此,对待老板,我们可以在心里藏着抱怨和牢骚,但这种抱怨和牢骚要控制到一定的限度。我们应该做的更多的是学习和争取老板身上的过人之处。
肖亚文的智慧不仅仅体现在对待老板的态度上,同时,她的待人接物,言谈举止都值得我们反思和学习。
有一句至理名言是这样说的:“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千百年来,生产力不断进步,人类的生产生活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人们所处的江湖和在这个江湖中所存在的规则一直没有改变。江湖中的规则是什么?那就是人情世故。无论你承不承认,接不接受,人情世故一直都在,语言艺术也一直都在。什么是人情世故?那就是有一种更合适的做法。什么是语言艺术?那就是有一种更合适的说法。两者结合,你的上位更快,成功更容易,实现人生价值更迅速。
小丹第一次来北京时,本来是与肖亚文约好,由肖亚文接待的,但是当亚文在车站看到韩楚风接小丹时,亚文选择了自动回避。亚文这样做,可以达到两层效果。一是尊重了韩楚风,让韩楚风明白自己很清楚自己的阶层,自己能够摆清自己的位置;二是缓解了小丹的尴尬,小丹不会因为两拨人都来接自己,而选择其中的一方而使另一方不开心。这就反映了亚文的人情世故。人情世故有的时候就是会为他人考虑,然后做出让对方满意的选择,从而使对方自己产生好感,进而在未来可以帮助自己获益。
小丹第二次来北京时,亚文本来想趁着机会好好对小丹尽尽地主之谊,然而,这次又被韩楚风截胡了。此时,亚文和小丹都感受到了尴尬。在韩楚风组织的饭局上,韩楚风主动帮助亚文解决了丁元英交代她的事情。饭吃到这里,肖亚文十分清楚,这顿饭必须自己买单,如若不然,就很不合适了。然而,这个局是韩楚风组的。如何让自己的买单合情合理,又不会折了韩楚风的面子,这就需要语言艺术了。于是,肖亚文说:“记得有一次丁总请韩总吃饭的时候酒桌上闲聊,我问丁总,为人处事怎么才能做到恰到好处?丁总说,恰到好处是'正好’,“正好’是假的,不是究竟本来,是假的就立不住。我不懂,就问他是什么究竟本来?他说'一切’。我还是不懂,就说你就告诉我应该怎么做吧。丁总说了一句话:随缘惜缘不攀缘。这句话让我印象很深,也听懂了,我一直记着。上次小丹来北京,我请假去车站接她,老远就看见韩总了,小赵站在旁边举着一块牌子。我知道,当时我再往前走一步就是攀缘,我就去上班了。今天机缘巧合,有幸跟大家坐在一起,本来是我请朋友吃饭,可转眼之间我就成了跟朋友混吃的一双筷子。如果是随缘惜缘的本来,我希望韩总能给我一个请朋友吃顿饭的机会。韩楚风感慨地轻轻一拍桌子,说:“没有如果,本来就是。今天你买单了。”这就是亚文的语言艺术,既用自己的真诚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也给足了韩楚风面子。
人情世故和语言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从肖亚文的身上,我们至少明白一点:人情世故和语言艺术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就是既让自己获益,也让对方舒服,并心甘情愿的愿意给我们帮助。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里,总有人觉得女性是弱势群体,认为女性要生存的好,最靠谱的道德做法就是嫁给一个有实力的男性,最靠谱的不道德做法就是将自己物化为一件工具。然而,千百年的事实告诉我们,以上的观点都是及其错误的。女性想要生存的好,唯一最靠谱的做法就是依靠自己的智慧,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生存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