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解读四:认知的作用
(2023-03-05 16:25:30)
标签:
情感教育时评 |
《天道》解读四:认知的作用
不能当饭吃的认知太多了,真正能当饭吃的认知太少
从《天道》里面能剥离出多种认知与多种观念,到底是哪一种观念才是能真正让你当下就能直接用,直接当饭吃的观念?
如果连这个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一个点都没有参到,无论把《天道》看多少遍,都仅仅是一本小说,你从小说里面去挖出一个真理来,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前几天在看佛经的时候,脑海中突然闪现了四个字。
“心诚则灵”
我并不认为这是需要通过一种宗教式的认知才能理解这个心诚则灵,我的理解是清净心。
这里面本来就没有那么多所以然,自然也就只能让你看到必然的东西,如果是不以条件为转移的,那就只能剩下真相了。
一个人的认知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但这个空间是虚空的,更重要的是你的认知,能让你当饭吃。
不能当饭吃的认知太多了,真正能当饭吃的认知太少。
01.我的机会就在于败诉的风险
之前很多人认为亚文敢出手接管格律诗大部分的因素,是因为她知道丁元英是谁,她知道丁元英在策划什么,她知道丁元英如何如何……,有太多的前提条件在作为一个铺垫。
可事实就只有当下而已。
我并不认可这样的前提,如果亚文是这样的货色,丁元英也绝不会把格律诗交给她去管,一个连最基本判断能力都缺失的人,如何去管起一个格律诗。
用林雨峰的话说,靠封官许愿,你能指望这样的队伍去摧城拔寨吗?
亚文不是简单的女人。假如亚文真动了捡漏的心思,可能公司这场诉讼也不会用她来打了。你能指望一个趁火打劫的人,能帮你打好官司吗?你能指望一个揣着这样观念的人,能站在法庭上把事实逻辑说清楚吗?
因此不论如何去推导,就只能看到一个,没有那么多所以然,只有必然。
亚文接管格律诗公司是基于自己的客观需求,基于自己的生存,需要基于自己的能力,这是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前提,而不是所谓的那种诸多客观条件的辅助。
亚文给丁元英当了一年助理怎么了?肖亚文见识过,他操持私募基金又怎么了?
纵观社会上所有被骗的,涉及巨大金额的诈骗案例,哪一个不是先有了信任,哪一个不是让你先赚到钱了,哪一个不是让你看到了真实的依据,才相信你真遇见了高人。
丁元英有操持私募基金的能力,但他是否有把握把一个扶贫公司整活?
如果亚文真是动了捡漏的心思,她的观念就不能当饭吃,不能当饭吃的观念就不用说了,等着下地狱吧。
胜诉的可能性大,不等同胜诉,败诉的风险依然存在,哪怕只有1%的风险也是巨大的风险。
亚文能在这样的关键环节走出这样一步险棋,确实让人非常的佩服。
02.人,很难看到一个究竟本来的真相
很难明了你当下所做的是什么,你当下再做的是什么?你将来所能得到的是什么?这里面的因果关系和逻辑现实,根本不是普通人就能随随便便推倒明白的。
但我认为亚文是明白的,否则她不会在这样的一个时间节点选择负债加入格律诗公司。
这不是简单的入股做生意,坐等分红,一旦选择加入公司,就等同要承担所有的风险。
丁元英从没承诺过会给亚文承担任何风险,因此不论你有什么样的认识,你有什么的认为都是你自己的,如果真有了房倒屋塌的那一天,你怪不到任何人头上去。
亚文选择在这个节点加入公司,不能说她没有深思熟虑过,但至少我认为,因为她这一个正确选择,保守估计亚文至少缩短了十年的奋斗时间。
当法律做出无奈判决的时候,当人们不得不承认客观事实存在的时候,格律诗公司与乐圣公司的合作,就成了一种必然,这种必然所产生的就是金钱,名利,价值,机遇,机会。
之前不可得的东西,一夜之间全部得到了。
人都在苛求这种观念,但这种观念不是学来的。
大部分人是在认知的圈子里面打转转,认为学到如此或者学到非如此,就是一个境界就是一种提升,但在究竟真相里面根本都是立不住脚的。
当一种观念根深蒂固在你的骨子里面,你不是客观的认识你骨子里的观念是什么,而是强行逆转,以外界的认知来篡改你骨子里的本质,我认为这是根本做不到的事。
砖头瓦块成不了精,能成精的就不是砖头瓦块。
人的认知,人的观念是很重要的。
亚文是极其聪明的女人,能取得丁元英与韩楚风这些人的赞许,能得到这些人的赏识,足以证明亚文是不简单。
其实剥离观念是非常难的,真正管用的观念也不是靠你随随便便就能挖出来的。如果你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不论你如何去挖,挖到的都只是一些认知层面的东西,都是需要被证明的,而凡是需要被证明的是假的,是立不住的。
有时我自己也在想,如果我是亚文,我能不能看到预留股份吸收冯世杰的这一个重要点。
可我认真思考过之后,我认为我没有看到,我认为格律诗与王庙村是依存关系,无论将来王庙村还能不能与格律诗走到一起,但在当下,我认为王庙村离开了格律诗是活不下去的。
如果仅仅为了一个纽带的关系,就预留股份吸收冯世杰,我认为有点大题小做。
但逆推之后,你站在以果证因的思路,稀释一部分股权给冯世杰,至少可以换来格律诗公司后方的安宁。如果缺了这一枚关键的棋子,王庙村能成就格律诗,同样它也会是格律诗最大的隐患。
我有时把冯世杰认为是“和亲”的,有了一个冯世杰,能够换来格律诗公司后方的几年太平。
即便真有一天格律诗公司开不下去了,至少亚文从这里能挣到几千万了,这个天花板对于普通人而言,已经无言可说了。
出人头地,有时候原来如此简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