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街:如今已经没有街

标签:
地名 |
说明:重庆以企业命名的街巷不多,华新街可算是鼻祖之一,可惜如今那街已毁,剩下的只是区片地名,而且对其来历大多数人可能都不知道。
1938年,华联钢铁厂(即后来的三钢厂)扩建,在工厂西侧的山坡上新修住宅、商店,将因工厂扩建而拆迁的居民迁移到那山坡上新建的住宅居住,于是形成一条新的街道。因系华联钢铁厂所建,于是取名华联新街。重庆人懒,三个字以上的地名往往就要简化,于是省去联字,简称为华新街。后来人搞不清楚,还以为是把新华倒过来成的华新呢。
华联钢铁厂是官商合办的,当年规模并不大。据档案显示,1941年11月至1944年12月,总共才出生铁19490吨,1940年-1944年产钢锭和钢铁铸件9839吨、钢材7165吨,当不到如今重钢一天的产量。现在说来肯定可怜,但当年全中国年产钢也不过几万吨。在那风雨如晦的年代,这些钢铁多多少少支撑着抗战的需要,为抗击日本侵略做出了贡献。
1966年春节,嘉陵江大桥建成通车。在华新街西侧用高桥墩和高填土的方法修起上桥引道,形成建新路(1972年后更名为建新南路)。桥通了,香国寺的过江轮渡也取消了,华新街也就失去了交通要道的地位。大桥修通后,观音桥形成了新的街市,华新街便逐渐衰败,长期被冷落在一边。21世纪初,修华唐立交,华新街被全部拆迁,成了一条匝道。虽说如此,作为一个重要地名,华新街依然被用来泛指观音桥转盘靠南的那一大片地方,却是重庆人耳熟能详的,看来短时间内这个富有历史含义的地名还不可能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