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思维导图做中小学语文阅读理解
(2016-09-06 17:20:00)
标签:
教育 |
分类: 思维导图 |
如何用思维导图做中小学语文阅读理解
今天有几位中学生加我qq, 介绍说害怕阅读,语文成绩因为阅读失分很多,上过几次辅导班作用也不大,想了解是否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做阅读理解。答案是肯定的,在思维导图面前一切学习难题都是纸老虎。
为什么会怕阅读呢? 因为不懂得什么是阅读。阅读就是悦读,想想自己就是伟大的福尔摩斯,一步步去思考推理。阅读本身并不难,难就难在我们不知道什么是阅读,怎样去阅读,为什么要阅读,而又糊里糊涂地一遍遍做着低效重复的试卷,阅读技能又怎么能提升呢。
那应该怎样去做阅读理解呢
1、模仿。首先按照原文结构,重点关注段首段尾的关键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文章画下来。这时候的导图会引用比较多原文章中的词语和句子,内容也比较繁杂;
2、归纳。结合文章和导图,对文章进行思考归纳,提炼出文章的关键词。归纳的越多,对文章的思考就越多,理解也越深。
3、结构。不但归纳关键词,而且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归纳,也就是按照自己的思路,用导图的形式把文章的复述出来。
4、系统。按照自己的思路,对整理好的导图进行进一步思考,也就是精简导图。合并关键词,甚至合并分支,同时删减重复的以及与中心相关性并不大的,同时思考各部分的联系,通过增加箭头等关联线表示出来。
5、解题。根据自己梳理的导图,对文章的结构和中心思想就有了全面而细致的认知,再去解题就会迎刃而解。
以上几步就是通过思考、分析、解理的方法,孩子学会了解题类型和思路,学会了答题技巧,就不会再害怕阅读理解。
现在的孩子最缺少的就是自我思考,如何让孩子通过阅读达到一个自我思考的过程,自我感悟的过程,这是每位家长和老师非常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