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教研活动扎实有效——读《观课议课》

(2022-05-06 21:15:27)
分类: 读书笔记

学校质量水平的提高,教师职业的获得感,学生知识、思维等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关键在课堂。课堂教学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绝不能忽视课堂教学的组织、引导,更不能让一堂课变得无意义和价值。不仅会让教师失去职业的意义,也会让学生丧失对求知的欲望和好奇心。所以,我们必须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方向,抓好教学研究工作,围绕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素养提升开展相关教研工作。

学校常规教研工作形式以听听课、评评课的方式进行,很多时候教研工作都流于形式。从学校层面来说,学校开展了相关工作,组织了一部分教师参加,最后有资料图片而已,没有真正促进和提升学校整体教研水平,或者说没能达到科研作用和高度。对于教师而言,疲于应付缺乏主动性,上完课再集体评课结束,没有进一步反思总结,收获颇少。学生呢,一堂课下来,跟着老师转,也许在当堂课有新鲜感,学习兴趣比以往较浓一些,但是过后的课堂是舅舅打灯笼——照旧。这些问题都是阻碍学校教研活动扎实有效的客观现象。

在学校工作中,校长必须是教科研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校长要高屋建瓴对学校教研工作进行整体构思,结合实际进行谋划。首先,深入课堂认真调研学校课堂教学现状,根据师生教与学方面的问题及时梳理,形成一定的教研方向;其次,细致了解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面临的困惑和问题,激发教师在积极工作的同时,客观反省自身在教研方面的瓶颈和需要提升的地方,让教师有积极参与教研活动的主动性;再次,转变教研活动思维认识,转换角色,从听评变为观议,即是上课教师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来探讨自身上课的现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听课老师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来探讨自身所看到的课堂现象和自己会如何来上好这堂课,大家探讨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达到共思共想共助的目的;最后是教导处认真细致安排好学期、阶段主题方面的教研活动,必须做到方向清晰,主题明确,组织效果达到预设目标。

学校教研工作从常态化转向专业化,教师从被动转为主动,课堂从无趣无生气转为氛围浓厚参与度高。这样的教研工作才称得上有效和有价值的教研活动。校长应该注重对教师的培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手段就是抓好学校教研工作。首先在校内培养学科骨干教师,让其能在各级教研活动中有出彩的表现,作为示范引领其他教师走专业发展之路;其次在校内着重培养青年教师,根据每位教师的情况,拟定一至两年的培养计划,使其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学校学科教学方面的中坚力量,同时校长要多给予对方信心,善引导多鼓励;最后在校内形成一定的教研氛围,让全体教师将心思放在教育教学工作上,用心工作体现自身价值,从而转变教风,带动学风和校风向好方向转变。

在此,校长在抓好教研工作的时候必须注重几个方面。一是校长要注重带头引领,用心在课堂,关注在课堂;二是校长要明确出发点,以促进教师成长,学生进步为根本宗旨;三是校长要善于引导,切记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在构思学校教研工作的时候要循序渐进,开始从氛围上营造、再从榜样上塑造、最后从成果上创造;四是校长要尊重教师爱戴教师,只有心中有教师,才能为教师着想,才能真正抓好教研工作,培养好教师,促进学校教科研整体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