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2的一年就要结束了

标签:
杂谈文化 |
分类: 在家中 |
在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说80%的北京人都阳了,我是相信的,至少我的同事、朋友、亲戚是这样的,比例甚至有可能超过80%。很多人在质疑“放开”政策,我不赞同,尽管也认为放开的准备可能做得不充分。放开是早晚的事情,已经三年了,放开宜早不宜晚;放开后大概率每个人都要至少阳一遍,实现“全体免疫”,在我看来这也是早有预料的。因此,该来的都来吧,忍过这个灰暗阶段,社会经济生活会重生的。听说今天的什刹海冰场已经人头攒动了。但附近的家乐福超市看上去岌岌可危,很多生鲜货架都空了,说家乐福不付款商家拒绝供货,常年供应蔬菜的一家供应商正在甩卖最后的打蔫货品,售货员头也不回地跟我说撤柜了。三年都撑下来了,最后这关过不去了吗?
我算完全恢复了吧?尽管还有点咳嗽。不知道这是否与我一粒药都没用有关?写完上面那篇日记之后的那个夜晚确实有点难熬,我一会儿冷得加盖上所有的被子,一会儿又热得不行,更要命的是老腰酸痛,翻来覆去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体位。体温到底多高,我到底都没测——测了有什么用?我没药,也不想去挤兑任何人。第二天感觉不太烧了,但头晕,于是一整天都处于昏睡阶段,傍晚还吐了两回,出来的是黄绿色的胆汁喽,我又没吃饭。等到第三天,感觉已经比较清爽了,测一下体温,37.2。后来几天又增添了咳嗽的症状,有一个晚上咳得挺厉害。12.19自测抗原,阴;12.25核酸检测,阴;12月26日返回办公室。
老话说,大疫不过三。三年的疫情封控,到2022年12月算是结束了。但疫情还要持续下去,我们不得不选择和病毒共存。这显然与2003年6月SARS I的结束截然不同,我在开篇对两者进行简单粗暴对比的时候,完全不能预料未来三年发生的事情。各个方面都没有可比性。这里收回那句话——迎接我们的一定是又一次胜利——实在难言胜利,我们跌跌撞撞走到今天,付出了难以估量的代价,至多至多实现了一个平局。防疫政策带来的影响也许还将长远地反映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很难完全回到2020年前的世界了。
对于整个2022年,我想说的是:所有人都等不到2222年,从字面上看,2022年是我们能遇到的最2的一年。从其他意义上讲,2022年更是最2的一年。除了对疫情的跟踪记录,告别之际竟无语凝噎。千言万语凝聚心中那个难解的疙瘩:丰县八孩母亲怎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