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未央461期】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
(2020-04-15 11:39:11)原创 于红梅名师工作室
语文未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傅雷家书》的基本内容,激发对家书文体的阅读兴趣;
(2)了解什么是选择性阅读,选择性阅读的几种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选读家书内容,感受书中的父子深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选择性阅读方法,结合自身实际,学习表达对亲情的理解与感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通过情境创设,选读家书内容,感受书中的父子深情;
(2)学习掌握选择性阅读的几种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选择性阅读方法,结合自身实际,学习表达对亲情的理解与感悟;树立传承家书文化的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家书,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很多古诗词里我们都领略过家书的魅力,感受到家书所包含的浓浓亲情。如:“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岑参驻守边疆时报平安的家书;“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杜甫挂念家人时期盼音信的家书。
二、作者简介
傅雷不仅是一位译著丰富的文学翻译家,造诣深厚的文艺评论家,且是一位苦心孤诣,教子成才的父亲。他因《傅雷家书》而被越来越多的读者认识、了解。洋洋几十万字的家信,在写就之时未曾想过出版,问世以来却经久不衰,深深浸润着一代代青年。
2、主要人物介绍:
傅聪,1934年生于上海,8岁开始学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1959年起为了艺术背井离乡,轰动一时,此后浪迹五大洲,只身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获得“钢琴诗人”之美名。
傅聪——早于六十年代已被《时代杂志》赞誉为“中国当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 。
三、作品简介
内容主旨:《傅雷家书》是在傅雷夫妇逝世十几年后,由他们的家人将他们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书信长达七千多字。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和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一)走近《傅雷家书》,我们看到——品德高尚,学识丰富的知识分子认真引导儿子要具有高尚的人格和艺德,启发孩子的爱国情、民族情。
(二)走近《傅雷家书》,我们看到——作为艺术家兼父亲的傅雷和儿子作为益友、知己,一起亲切交谈,讨论艺术文化。
(三)
走近《傅雷家书》,我们处处可见傅雷作为父亲对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所表达的思念、关怀之情,舐犊情深令人感动不已。
四、阅读方法
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和阅读者的兴趣、思考、关注点密不可分。
概括起来大致有四种情形:
1、兴趣选择。可选取书中感兴趣的部分精读,其他部分略读。
2、问题选择。可以分门别类,以问题的形式对书中内容进行梳理。
3、目的选择。确定读书目的,选择不同的读书内容。
4、方法选择。根据文本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五、阅读活动
阅读任务一:
1、傅雷在家书中写道:“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想抱!”你怎样理解“赤子之心”呢?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堪称“赤子”?
2、傅雷说,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
“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3、傅聪在音乐上取得不俗的成绩,离不开傅雷夫妇的谆谆教诲,也离不开他自己数年的沉淀和潜心苦练。你能在信中找到具体的体现吗?
阅读任务二:
朗诵你喜欢的一封信,并说说你喜欢这一封信的原因。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这段朗诵录下来并上传
,参与我们班级的线上交流活动。
参考模式:大家好,我是八年级x班的xxx,我很喜欢(哪一天)这一天的信,因为……(喜欢的原因),现在我将朗诵这一封信,与大家一起分享。
阅读任务三:
运用选择性阅读方法,将关注点聚焦在“父子情深”这个话题上,试着去发现说教背后流露出的浓浓父爱。并结合具体语段,以傅聪的身份给父亲写一封不少于500字的信,表达对父亲教导的感激之情。
六、课堂小结
这个印证可能就在你的一圈一画中,也可能在你旁批的只语片言中,还有可能在你深情并茂的朗诵中,当然能够挥手写下真言感悟,你的阅读收获将会更加的丰富和深刻。
(辛蕾,周至县二曲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