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未央216期】旁批引导多角度阅读——《荷叶·母亲》微课设计

(2019-08-26 13:08:18)
分类: 教学论坛(郭薇)
【语文未央216期】旁批引导多角度阅读——《荷叶·母亲》微课设计
——陕西省于红梅名师工作室成员 郭薇 
原创: 于红梅名师工作室  语文未央  

设计理念:“部编版语文教材建设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即以各单元课文学习(分“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为主,辅之以“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共同构建一个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并在这方面凸现特色,以更好地贯彻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倡议,并达到课标提出的课内外阅读总量400万字的要求。”(内容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自读课文”变化最大的就是将原有的课后题变成阅读提示,在课文的旁边增加了批注。两者互补,帮助学生运用在“教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来独立完成对文本的学习。“批注法”是语文学习中常用到的一种阅读方法,即可以考查到学生的理解程度,也是学生和作者的无声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的精神追求。因此会根据批注来完成阅读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自己的批注的能力训练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三处批注涉及的角度,准确理解批注问题。

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给文章做批注。

教学过程:

一、读批注

1、生默读文章给出的三处批注,勾画出关键词。

这里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

注意品味文章语言的清新典雅。

“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

2、关键词分别是:插叙、往事;语言,清新典雅;指什么

二、析批注

1、生跳读文章,结合内容谈谈你对批注的理解。

故乡园院的莲花留给我的印象是样子有很多,尤其是三蒂莲初开时大家庭中添了三姐妹,应了花瑞。花的生机勃勃,家庭的温馨和美留在了作者记忆的深处,因此再见莲花自然格外关注。这为下文雨中看莲花作铺垫。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心中的雨点”指在人生路途上所经历的挫折和困难。

2、师补充“插叙”的概念和作用。

记叙顺序有四种: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在本文中第二、三段是插叙内容。插叙指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其作用有补充说明、铺垫、衬托、照应等,使文章结构更具变化、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人物性格,使文章结构脉络更加清晰,主题更突出。

三、写批注

1、生根据文章语言清新典雅的特点找出相应的句子,以批注的方式进行品味。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白莲凋谢的景象,多种色彩的相互映衬增添了一种萧瑟之感。)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红莲的“亭亭”“立着”写出了它的姿态之美,红色和绿色相应,写出了红莲的生机勃勃,和白莲形成鲜明的对比,也为结尾的抒情埋下伏笔。)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有红莲在风雨中的摇摆,才有了后面大荷叶慢慢地倾侧给予红莲保护的画面。)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初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文章的主旨句,既是象征手法的落实,也是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运用反问的句式,其深意是:赞美母亲在儿女成长路上给予的无私关爱,为儿女遮风挡雨。)



2、师小结清新典雅的语言特色。

《荷叶·母亲》中作者用诗样的语言含蓄诉说着对母亲的深情,讴歌母爱的伟大。全文没有一句直接表意,但比喻、对比修辞的运用,对莲花细致入微的描绘,结尾有深意的象征,使文章具备了散文的形象美、意境美、哲理美。文章中还有不少这样的句子,找出了,在反复诵读中细细品味。

【作者单位:西安市太元路学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