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繇《宣示表》(附单字放大)

分类: 书法艺术 |
钟繇(151—230),字元常,世称“钟太傅”,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三国魏著名书法家。他所处的正是隶楷错变的时代,正如元袁裒《总论书家》所谓:“汉魏以降,书虽不同,大抵皆有分隶余风,故其体质高古。”因此在他的真书中也带有浓厚的隶意。他的小楷体势微扁,行间茂密,点画厚重,笔法清劲,醇古简静,富有一种自然质朴的意味。唐朝张怀瓘《书断》评曰:“真书古雅,道合神明,则元常第一。”又云:“元常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钟繇在书法上是下过苦功的,尝自称:“吾精思书学三十年,坐与入语,以指就座边数步之地书之,卧则书于寝具,具为之穿。”可见其矢志专一的学习态度。有一次,他在当时一个著名书家韦诞家中看见一篇蔡邕论笔法的文章,苦求不得,至于捶胸吐血,曹操即以五灵丹救之。及诞死后,繇阴发其冢,始得之,书遂大进,可见他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其传世书作《贺捷表》、《宣示表》、《荐季直表》、《力命表》等,都是早期楷书的杰出代表。
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宣示表》只有刻本,一般论者部认为是根据王羲之临本摹刻,始见于宋《淳化阁帖》,共18行。后世阁帖、单本多有翻刻,应以宋刻宋拓本为佳。此帖较钟繇其他作品,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点画遒劲而显朴茂,字体宽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正走向成熟的楷书的艺术特征。此帖风格直接影响了二王小楷面貌的形成。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20/ad814f4e26d84270a90a42f8eff02f41.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20/747c20226fdc45ef8709cb03d299ca5e.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20/3784f5d3f3bb484da0962710bbb8df24.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20/c0cde6f7e81a4f9eb41f0ccc994c880b.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20/a62699e46fc341b7b0a3c376ed432d3b.jpeg
钟繇《宣示表》单字放大
《宣示表》是楷书鼻祖钟繇代表作,娟秀古雅小楷中有浓重的隶书波磔意趣。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只钟繇一人而已。小楷被放大后,简直美哭了!
《宣示表》较钟繇其他作品,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点画遒劲而显朴茂,字体宽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正走向成熟的楷书的艺术特征。所以,如果想把小楷写活,想让你笔底小楷通古法、得万变,必学《宣示表》。
很多书法人都绕不过对《宣示表》的学习。大量国展获奖高手从《宣示表》中汲取营养,甚至可以说,没有人能忽视或绕过《宣示表》的精华。不学《宣示表》,难通古法。
作为著名小楷法帖,原为三国时魏钟繇所书,真迹不传于世。后世阁帖、单本多有翻刻,应以宋刻宋拓本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