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成因与对策研究》研究方案
(2017-09-30 12:40:50)
标签: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 |
《初中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成因与对策研究》研究方案
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两极分化中的关键词为“两极”,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可将其解释为两个极端,延伸结合到我们教学来说,一个极端为优秀,即优生;另一个极端为学困生,即学困生。其次,优生与学困生是相对而言的概念。在班级中,两极分化刚产生时,优生占少数,学困生生也占少数,而既不是优生又不是学困生的人数占绝大多数。只有当两极分化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时,不仅学困生的数量有变化,而且,学困生与优生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这就是两极分化。为了解这种情况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归因论
韦纳认为,归因的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归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具体表现于以下方面:
(1)对成功和失败的情感反应,如果将成功归为内部因素,个体才感到自豪和满意,如果成功是源于他人或外部力量,学生感到的是感激而不是自豪。相反,如果将失败归因内部因素,学生会感到自责、内疚和羞愧。如果归因外部因素,则会感到生气和愤怒。
(2)对成功和失败的期望。学生将成败归因于稳定因素时,对未来结果的期待和目前的结果一致,即成功者预期以后的成功,失败者看到的是以后的失败。但如果归因为不稳定的因素,则对以后的成败预期影响较小。
(3)所投入的努力。如果学生认为失败是因为不努力导致,他在以后有可能更加努力,遇到困难也能坚持。若将失败归因缺少能力,即努力也无法取得成功,那他就很容易放弃。
2.爱的教育
裴斯泰洛齐把教育爱把爱当做教育的起点和准则,他强调教育者对教育对象之爱,也强调培养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热爱。在塑造儿童爱心的过程中,教育爱的出发点是培养儿童对母亲的爱,这是教育的一条实践性原则,不仅仅裴斯泰洛齐这样认为、这样实践,国内外许多优秀的教育家也都这样强调。当代著名教育家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他所领导的帕夫霍什中学曾被列为世界上成功的实验学校之一,被誉为“教育学实验室”。走进这所学校的大门,迎面的墙壁上刻着一句醒目的话语:“要爱你妈妈!”可见,只有先培养起儿童对母亲的爱,才能进而扩大培养孩子爱他人、爱祖国、爱人类,最终使他成为一个善良、诚信、富有爱心的人。学校爱的教育只能用爱的方法教育儿童。
作为一位充满人类之爱的教育改革家,裴斯泰洛齐把“一切为了孩子”的精神,贯穿于他的整个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之中。在今天,裴斯泰洛齐关于爱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实现呢?重倡裴斯泰洛齐精神仍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他的爱心教育思想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制定本课题目标:
1.分析造成学生数学两极分化的客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
2.探讨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分析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主客观因素,并由此改进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适应新课程的教学。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
3.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的态度和情感,使每一位学生身心和学习能力都有所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初中生造成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分析研究。
通过观察和调查,对本校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和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分析。
2.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现象的案例研究。
分析选择班级中两极分化的典型案例,研究从中呈现的问题和特征规律,总结形成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
3.避免初中生出现两极分化的具体措施和帮助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学生的补救方法研究。
通过分析造成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其实可行的避免措施。帮助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的学生补救方法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
1.我国普遍中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全民性和全体性的特点。这一特点要求中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包括学困生;
2.促进素质教育的落实,素质教育观要求基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优化和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全面倡导、贯彻素质教育就必须正视和解决数学学困生问题。
3.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数学学困生的转化能够使学困生及时走出学习教学误区,消除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体会学习知识带来的乐趣,提高自尊心,增强自信心,从而改变其人生价值观、世界观,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4.营造出团结和谐、奋发向上、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从而在全班学生心目中形成强烈的集体意识,有效促进班级成员的整体数学素质的提高。
五、课题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研究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
1.调查研究法
对不同层次学生,即优生、学困生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方式、学习行为思考进行问卷调查,分层对比,充分了解优生、学困生的区别,提炼针对学困生的特殊进步措施;对教师进行教学方式、学困生心理引导方式、监督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学困生的影响;对班级管理、班风班级建设进行问卷分析,了解教学环境对学困生的影响。
2.文献法
文献法是通过对背景文献、相关文献、核心文献,学校一些文件和内部资料的全面收集,对其进行整理、归类、分析,提供给研究主题的所有有效信息。为了详细了解国内外对初中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现象的表现、成因以及消减方式,通过中国期刊网等主要的期刊网站对该主题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收集和梳理,这对研究的选题、研究方式以及研究结论的形成具有重要基础沉淀的价値,一定程度上为研究的后续开展指明方向。
3.行动研究法
这是教育实验的方法之一。在本课题实验目的确定之后,研究者按照研究计划有步骤地结合自身的教育经历,先后从研究、行动、监察、回馈、思考等方面对研究所形成的主要观点进行推敲,一边研究一边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和教学质量。
4.案例分析法
这是一种从具体到抽象、从分析到综合、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教师在进行本课题研究时选择了个别学生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形成的共同原因以及解决策略。
六、课题研究人员分工
白月琴:课题主持人研究方案和开题报告的撰写
李萍:收集成果并编辑上传,撰写结题报告
韩靖:制定、分析调查问卷
何芬:撰写案例
冯蕾:撰写案例
王娟:修订研究成果
郝宇:资料的收集的归类
七、本课题研究步骤
本次研究历时13个月,从2017年4月开始,2017年5月结题。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4月—2017年5月)
1.组建课题研究小组。
2.召开课题组筹备会议
召开课题组会议,准备课题研究的申请工作。拟定初步的课题研究方案,确定课题主持人、课题小组副组长、各科成员等。
3.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
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方面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对师生互动教学的要求。搜集查阅大量关于初中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原因以及有效解决策略的相关文献、书籍、期刊文章及相关著作,积极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同时阅读与其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书籍,并内化为需要的理论信息,为后期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4.确定研究方案、课题组成员的具体分工、课题管理办法、准备阶段月活动安排。
5.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开题报告。
6.组织开题论证。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7年6月—2018年3月)
本阶段的研究目标是调查分析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两极分化的现状,收集各类信息数据,全面开展各项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基本探究出数学课堂教学中预防两极分化的方式、策略。
1.组织课题组成员继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2.调查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两极分化现状
通过对一线数学教师、初中学生进行前期调查问卷和后期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整理与统计,真实深刻的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两极分化的现状,以便做出合理、准确的分析。
3.开展课题研讨活动
每周定期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制定实施阶段活动安排。教师互相交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避免两极分化现象遇到的问题、困惑,及时总结课堂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分享好的经验与方法及更加有效可行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为在课堂上有效避免两极分化现象的实施提供切实有效,可操作性强的方法、措施。
4.组织已经掉队的数学学困生召开座谈会,帮助他们分析导致现状的原因,激励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及提高成绩的有效方法。
5.收集、撰写相关教学案例
数学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课堂中避免学生两极分化的有效措施,并不断反思与改进。撰写数学课堂教学中避免学生两极分化的措施有效性较高的教学案例,形成文字性资料。
6.邀请有关专家讲学,上研讨课
通过邀请专家讲学,深入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审时度势,组织、讨论组内研讨课等了解自身的不足,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师生互动的能力。
7.课题专项研讨。
每月定期开展课题专项研讨会,对课题研究中的过程性资料、阶段性成果进行分类整理,及时做好阶段性小结。对问卷调查结果、访谈结果、课堂中避免学生两极分化措施的成功案例、经验分析概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8.及时撰写有关总结、论文等,整理资料。
教师及时撰写课题研究心得、教学案例分析报告、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课题研究论文等,整理汇总相关资料。
9.收集教师成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8年4月—2018年5月)
1.召开课题结题工作组织准备会,制定总结阶段计划安排。
2.编写课题研究论文集。
3.撰写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修改、完善并定稿。
4.收集整理各类资料。
收集整理本课题成果的代表作,相关教学案例、实践论文,问卷调查报告、课题研究心得、课题研究报告等。
5.组织鉴定结题。
召开课题组总结会,分类整理资料,汇总研究材料,完成课题的总结提炼,形成课题研究报告,申请课题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