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层一不留神,次新股又诞生了新“妖王”!

标签:
股票财经 |
次新股曾经是游资的挚爱,投机套路明确,韭菜精准收割,周期短,效果好,怎么玩怎么赚。但自今年上半年以来,监管层的高压态势不仅让热衷炒作次新股的游资慌了神,也让股民新股中签的收益大打折扣。
http://p3.pstatp.com/large/37cc00026aa7960a3656
但老话说得好,“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冷却了几个月的次新股在近期却突然爆发,大有收复失地的态势。其中,冲在最前面的“妖王”,当属中科信息。
中科信息在8月10日首度打开“一字涨停板”后又快速走出了翻倍行情。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7月28日正式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截止今日(8月23日)再度涨停,报57.50元,中科信息的涨停已经是其自上市以来的第17个涨停板,而它上市时间不过19个交易日。并且在8月10日打开一字涨停板以来,创下了今年新股开板后8个交易日7涨停新纪录。
http://p9.pstatp.com/large/37cc00026ac7219b68cc
本周,次新股板块大有突破之势。8月21日,有超过20只次新股涨停。随着7月中下旬以来创业板、主题投资热度的回涌,市场风险偏好开始提升,而这也带动了次新股行情。
次新股首度打开“一字涨停板”后的持续表现往往反映着次新股行情的冷暖,8月“开板”的次新股在“开板”后的表现明显比在6、7月份“开板”的次新股更强。除了中科信息外,创业板在8月开板的绝大多数次新股都延续了上涨势头,如华大基因、建科院、智动力等。
市场已经习惯了IPO的节奏?
IPO节奏的调整历来是次新股行情的“风向标”。数据显示,次新股的估值折溢价与IPO的发行数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此前次新股估值溢价的顶点出现在2016年8月,而到了四季度IPO开始明显加速,次新股的估值溢价出现大幅回落,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今年6月。
此前,业内人士对于IPO节奏的变化有过颇为激烈的争论。而从今年5月底开始,IPO节奏较之前已有所放缓。截至上周五,证监会单周核发IPO数量已连续13周低于10家。
股价还能挺多久?
我们再把视线拉回到中科信息。尽管中科信息股价连续上涨,但是翻阅招股书不难发现,就业绩而言,公司近几年净利润却差强人意。
招股书显示,2014-2016年,净利润呈现下滑趋势,分别为4099.26万元、4066.04万元、3815.19万元;对应的,实现营业收入分别2.42亿元、2.69亿元、2.44亿元,波动明显。招股书还显示,营业外收入主要为公司取得的政府补贴,如果公司将来取得的政府补助减少,则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http://p1.pstatp.com/large/37cd0000a1084760a8ba
因此,彩贝财经(公众号:icaibei)提醒各位投资者,脱离了基本面的炒作都是极其危险的。再者说,对于此类概念炒作,你根本无法预料什么时候就突然又开始新一波的监管打压。小心驶得万年船,登录彩贝财经App,寻找真正的价值投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