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夫之评曹丕

(2022-11-25 01:56:52)
标签:

历史

时评

文化



王夫之评曹丕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纪》在写到魏文帝曹丕时,全文引用了陈寿《三国志》对曹丕的评语:

“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蓺(艺)兼该,若加之以旷大之度,励之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

陈寿肯定了曹丕的文学才能和多才多艺。曹丕自云,他“六岁而知射”,“八岁而能骑射”,“善左右射”,学击剑,拜过很多名师,还擅长一种叫做“弹射”的博戏。但对曹丕的胸怀、气度及待人、用人、执法等,不无微词。

王夫之如果不同意陈寿给曹丕下的结论,他可以据理反驳;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撇开这个结论,给曹丕作了一字评,“逆”。逆者,背叛汉朝也。

这个“逆”字,不是王夫之的发明,三国时期,蜀国或骂魏国为“凶逆”,或骂魏国为“贼”。诸葛亮有一句名言:“汉、贼不两立。”而魏国也以“贼”字回敬蜀国,并称蜀、吴两国为“二贼”。王夫之指责曹丕为“逆”,显然学的是蜀国君臣的口吻。王夫之还说,蜀国“义正”,魏国“势强”,先主刘备“以汉之宗支而不敌篡逆之二国”,不但指魏为“逆”,而且认为吴为“逆”。他以蜀为“正统的立场是很鲜明的。

蜀国以汉朝的继承者自居,以“正统”自居。司马光不赞同这种看法。他在《资治通鉴》中写下了一大段话论述“正统”问题,不同意将三国中的一国(蜀)视作正统,而把另两国(魏、吴)认作“僭伪”。他跳出了三国时人的恩恩怨怨,而王夫之还陷在三国时的恩恩怨怨中之中。


【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蓺(艺)兼该;】魏文帝在文采上有天赋,下笔成章,见闻广记忆强,才艺兼备;

若加之以旷大之度,励之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如果加上宽宏的度量,努力做到公平诚意,心存道义追求远大的志向,能够扩大仁德之心,那么比起古代贤德的君主,也就不远了。

僭伪】:割据一方非正统的王朝政权。



 

 



 

          摘自王春南《王夫之一字评三国君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连恒:慢风景
后一篇:王夫之评刘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