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竞:为什么是橡树

(2022-09-12 09:19:29)
标签:

文化

杂谈

时评


      王竞:为什么是橡树



在德国第七届卡塞尔文献展开幕前,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于斯运来7000块粗粝、凹凸的玄武岩,卸在卡塞尔的弗里德里希广场上。当时的卡塞尔是一座光秃秃的城市,没什么植物。博伊于斯秉持“社会塑造”的理念,策划了“城市造林取代城市行政”的公共艺术项目,号召政府和市民为卡塞尔种下7000棵橡树。每植下一棵橡树,植树者就可以从广场上搬走一块岩石,立在橡树的边上做记号。树种得越多,遍地的石块就能从广场上消失得越快,城市便能尽快恢复它原有的秩序。

卡塞尔人一共花了5年时间,种下了7000棵橡树,这些树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如今走在卡塞尔,只要看见树边立着一块长方形的石块,我就知道这棵树属于博伊于斯的“7000棵橡树”计划。

博伊于斯相信,树木就像一个为人类生长出来的外部器官,帮助倾听只有人类才有的痛苦和烦忧,它接收到的人类苦难信息比人类自己体会到的还要多。树木和岩石的搭配,象征着一种坚定的、隐而不发的力量。无论发生什么,它们都不动摇,不逃离,橡树和岩石的结盟不可拆分。他认为,人类需要这样一个象征物来坚定对和平的信念,也需要氧气和阴凉。

橡树是一种生长极其缓慢的树种,它要花漫长的时间扎根和蓄力。对古日耳曼人来说,橡树就是永恒的象征,有“生命之树”的美誉。橡树的生命周期相当于30代人类的寿命。一个大树冠能滋养上千种昆虫,橡树的果实是松鼠的最爱。它的树皮格外坚韧,在旷野上随处可见被雷电烧焦的树干,但整棵橡树依然枝繁叶茂。

2019109日,68位犹太教徒聚在德国城市哈勒的犹太教堂里举行庆祝仪式。一个名叫巴里尔特的极右翼分子谋划了一场血洗犹太教堂的行动。但持枪携弹的他怎么也冲不进教堂,因为门是锁着的。

啥勒犹太教堂的门己经很老了,是橡木做的,被子弹打得伤痕累累。前不久换了新门,新门比老门还要结实,是用厚厚的橡木做的,两个壮汉才能抬得起。而老门不会扔掉,正是这扇老橡木门保护了教堂里的犹太人免遭杀害。

 

 



 

         摘自2022年第15期《读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舒州:远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