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厚明:宰予的骂名

标签:
历史时评文化杂谈 |
宰予,“孔子十三贤”之一。孔子却称他为不仁不孝的人,且需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这份骂名从何而来?
《论语·阳货》载曰,宰予问孔子,“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并认为,守丧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笃信忠孝仁义的孔子反问:“只守丧一年,你就吃白米饭,穿锦缎衣,你心安吗?”宰予说:“我心安。”
宰予敢质疑周礼,指出孔子尊崇的制度不可取,可以说有着独立思考的朴素唯物思想。而对恩师的连环发问,不卑不亢,拒绝盲从,即便在孔门子弟中也是少有的。
对这样一个口齿伶俐、好挑刺的学生,孔子是颇感头疼的。所以当看到宰予白天睡觉时,便气不打一处来,由是诞生那句名言:“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不过,汉代王充却为宰予抱不平。《论衡》中有言:“昼寝之恶也,小恶也;朽木粪土,败毁不可复成之物,大恶也。责小过以大恶,安能服人?”
当然,孔老夫子素来主张“有教无类”,并没有全盘否定宰予。他说:“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予、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这就是著名的“孔门十哲”,在言语一项中,宰予排在了子贡之前。后世也没有抹杀宰予的精神,唐玄宗时他被追封为“齐侯”,明嘉靖九年,则追称为“先贤宰予”,从祀孔庙。
抚今追昔,没有孔子的骂,何知春秋就有一位敢于质疑、独立思考的先哲宰予呢?而敢于直面孔子之骂的宰予之问,对于当下的精神世界同样是一种滋养。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腐烂的木头不可以雕刻,用脏土砌成的墙面不堪粉刷。
【有教无类】: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部分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跟随我在陈国、蔡国遭受困厄的弟子们,都不在我身边了。不及门:指不当官或不在我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