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初中英语教学中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2016-10-28 10:19:31)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教学。在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要求,互动式教学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互动式教学的实施方法和策略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质量,在互动式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

为了更好的实施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广大初中英语教师首先应该改变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自身出发,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 的实现才有了保障。其次,初中英语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每堂课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这样,互动式教学的实施才能更圆满。在课后,教师应该及时总结课堂互动式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这样,互动式教学才会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因此,我们选择这一课题,结合学校实际,对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作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以此优化我校课堂教学中师生动态生成状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校师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学行为转变的前提。本课题研究有利于帮助教师正确认识新课程,正确认识教学,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改善课堂环境。

通过有效教学,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改变传统学习方式,主动参与知识探究,主动合作,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造就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使课堂教学能充分满足师生的生活需要,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3、改善师生行为。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落实、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安排、作业练习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调控等方面都将得到有效的改善;而学生的认知行为方式、情感参与、交流方式等也将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而这一切有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

  4、提高教学质量。

本课题研究将学习的自主性和科学性作为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机制的因素,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5、促进理论发展。

当前国内在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促进有效性教学理论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建立更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课程观,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人文素养,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

1.进一步激发学生乐学、好学的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有开放的心态、参与的热情、积极求知欲,成为课程资源的主题和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通过课题研究,引导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艺术涵养,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3、构建积极、适宜、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形成多层次,多通道、多方位、多形式的互动网络,并形成一定的互动教学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认知心理教学理论:代表人物布鲁纳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猜想的价值和可修正性,得出假设的激活效应;培养学生运用心智解决问题能力的信心。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我们不是要建造一个活着的小型藏书室,而是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

2、情感心理学教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一个促进者,教师通过与学生建立融洽的个人关系,促进学生的成长。课堂中的气氛是融洽的、真诚的、开放的、相互支持的、以使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自己引导自己的思想。师生之间要坦诚相见、相互信任、相互理解。

3、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试图为学习者勾画一个外部现实的结构,而是帮助学生建构出他们自己的对外部世界的有意义的、概念的、功能的描述。”强调自上而下的教学,重视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支持性的环境。教师的任务是搭建脚手架,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鼓励学生自生项目,通过不同观点之间的讨论与交流深入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科技的发展、国力的竞争,急需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培养全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早在2000年,我们就把“课堂教学改革”做为教研教改的突破口,引进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和“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进行了“尝试教学法的移植实验”,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教改取得可喜的成绩。但是传统的“教学就是传授知识的工作”这一陈旧观念仍影响着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进行了改进,如尽量采取精讲,讲练结合,先学后讲等,实质上仍是教师起着主要作用,甚至起决定作用。课堂教学双边合作交流的比率低,学生之间的互助交流受到教师主导控制机率更少,即使有也是被动的多,积极主动参与的少。如何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弘扬人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会学、会做、会探索、会创造”?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多边互动模式的实验就是想在这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又是创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这一教学实验的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的实施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广大初中英语教师首先应该改变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自身出发,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 的实现才有了保障。其次,初中英语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每堂课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这样,互动式教学的实施才能更圆满。在课后,教师应该及时总结课堂互动式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这样,互动式教学才会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 

实验对象选择七年级学生以及任课老师。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一套初中英语教学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将行为互动、情感互动、认知互动三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在课堂上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使自己的课堂角色发生变化,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为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让教师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热情,形成一支教学能力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

3、通过研究使课堂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学生学习方式开始多样化,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逐步形成新的课堂环境。

七、课题研究的内容

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通过对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的现状分析,重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的理论体系,以我校七年级为实验班,开展行动研究,克服当前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所凸显的问题。

  1、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策略研究。课堂教学中客观有效的互动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基础,更是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各科课堂教学中采取适宜的课堂教学策略尤为重要,本子课题主要研究师生互动的具体教学策略及有效性。

  2、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教学方式的研究。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本子课题主要通过查阅资料和课堂实践研究如何增强师生情意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方式。

3、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本子课题主要通过查阅资料,优选合适的学习方式后选取多名学生进行试验,观察该学习方式是否能使这些学生更好的和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

4、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案例教学研究。该子课题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并开设校内或市级公开课展示研究成果。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以调查法、观察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等方式。

具体措施:初步制定如下,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断地修定完善:

   1、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案,以学定教,要使学生在经历学习中感受师生共同演绎的充满生命力的课堂生活。

   2、创设情境,激发情趣是前提,要营造民主、宽松、愉悦、情趣盎然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师生的互动中体验健康、积极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做人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转变学习方式是关键,既使是师生互动,也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互动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互动。

    4、扮演好教师的角色是基础。教师始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通过行动研究,及期末和期终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测评数据,进行过程性评价和定性分析,总结出研究经验,以论文的形式形成研究成果,并把优秀的教学案例、学生作品向广大教师推广和借鉴。

八、课题研究步骤 

1、课题启动阶段(20164月至20165):

  1)确定研究内容,制定方案。

  2)收集资料,学习体会

  3)申报实施方案

2、实施探究阶段(20165月至20178月):

1)构建课程改革下课堂中师生互动方式。

2)探索研究落实课堂中师生互动方式及其有效性的策略及操作方法。

3)具体实施。

4)及时记录与整理相关体会与经验并撰写案例、论文。

3总结、推广阶段(20178月至20179月):

1)整理分析与处理有关数据、材料。

2)编印教案集、整理相关的论文、案例、课件等。

3)撰写结题报告、召开结题鉴定会,成果送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