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安溪尚卿赶集,山珍野味2元1斤,外地人羡慕不已

(2019-05-18 12:54:36)
标签:

福建安溪

尚卿赶集

山珍野味

2元1斤

外地人羡慕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51c5b5448e394c3c87fa5f4974b4f836

行在安溪旅途,分享当地人文。福建安溪旅行,恰逢尚卿赶集。赶集,是乡村商品交易特有的一项活动,按农历不同的时间,不同乡镇轮流。春夏之交,尚卿集市上,看到最多的是“山珍野味”,2元1斤,但买的人并不多。而北方的一位游客却羡慕不已,平时在家吃不到。

福建安溪尚卿赶集,山珍野味2元1斤,外地人羡慕不已

 

走进尚卿集市,赶集的地方较分散,并不像有些乡镇,集中在一条街,而是零星的。摆摊的大姐,几个塑料桶,装着小竹笋,白白嫩嫩。她说,山上摘来,剥壳,再煮熟,买回去就可以吃,6元1斤。村民赚点钱,确实不容易。小竹笋,从深山采摘、人工剥壳,再到大火煮熟,每道工序都付出辛劳。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ea28108fa4914ff69abe756b350a6cb4

有位老人山上摘来小竹笋,带壳挑到集市卖,一天赚了20元,辛苦的老人。小竹笋分甜笋和苦笋,可我看看长得差不多,怎么也分不出来。竹笋,有大量的纤维素,当作“健康减肥菜”,味香质脆,传统佳肴,食用历史极为悠久。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c504c0f961cc47babddd9a90af834e2e

除了小竹笋,还有毛竹笋,以为只有春天才有,而村民却说,土太厚,才冒出来,刚挖的。新鲜的竹笋才2元1斤,买的人并不是太多,北方的游客却羡慕不已,在南方能吃到便宜的山珍野味。尚卿乡属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是否对毛竹生长有利呢?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f724db4aed3f49c088c886a8e902a445

集市上,80岁老大爷是篾匠,用毛竹制作的竹制品款式较多,如鸡笼、竹匾,斗笠等,鸡笼15元,大竹匾50元。大爷提着鸡笼给我们看,笑容满面。八旬老人还在从事手工艺,制作的篾制品,既环保又实用。乡村有些手工艺,越来越少,保留下来已经很不易。

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1f6f25a08ea542ce8bcdc45627289fdf

尚卿乡,属安溪中部,低山与丘陵相间地带,原以为只盛产茶叶,没想到也盛产竹子。东北部山岭,群峰连绵,大山回馈人们的,是葱翠森林。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4e102cc2522c49bca392cb68a72d0a6b

集市旁,看到很多黑黑的“不锈钢”,师傅却告诉我们是藤铁,藤条和铁件搭配,制作“艺术家居”。尚卿不仅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也丰富,冶炼历史悠久,在北宋就是冶铁的官窑。深厚的工艺底蕴,被誉为“中国藤铁工艺第一乡”。

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a8d1ef8481b94d8696bce578d50cd85f

“工艺第一乡”赶集,老年人居多,老奶奶,应该也是80岁左右,她自己做的的萝卜丝、干笋丝等,由于老人不会讲普通话,交流出现困难,不知道老奶奶这些干货价格。

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5f3d5ebf4b2f446f86b911ce3ce72e9d

另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自已做的腌菜,种的生姜,拿到集市卖,腌菜9元,生姜5元,在安溪吃过这种腌菜,同伴感觉特好吃,买了一些带回家。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6524952d51c4b7e8e77777aeeb8adfe

集市上看到一种绿绿的“梨子”,村民说是“番石榴”,10元3斤,买了几个尝尝,外面较硬,里面香甜。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9c81d0c6c4ab4ba3bc0b601404242cc9

大妈赶集,并不是卖吃的东西,而是种的菜秧,自己培植的茄子、辣椒、红薯等秧苗,一大把的红薯秧5块钱,茄子、辣椒秧五毛钱一根,时下正是栽种红薯的季节,一把秧苗,或许能收获上百斤红薯呢。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adacbe53a9fd41eaad6f86000118005a

而补鞋摊的师傅,低头忙个不停。在城市,人们鞋坏了,扔掉重新买,修鞋匠越来越少,手工艺频临消失。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7c532f0fb0e9412cac3929b1d5d12d9c

看到人们赶集后远去的背影,让我想起小时候老家的父母,他们也是这样在集市买卖农作物与生活用品。尚卿赶集,看到淳朴的村民,感受当地乡村原汁原味的生活,品尝人间烟火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