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65讲故事的艺术——以《索朗的爱情》为例
(2024-02-13 17:52:24)
标签:
365教育 |
讲故事的艺术
——以《索朗的爱情》为例
短视频是在讲故事,小品是在讲故事,说书是在讲故事,连环画也是在讲故事。讲故事的有不少,看的故事也不少,生成的兴致寥寥甚至每每总感觉出了油腻。缺乏赵本山对生活的夸张,缺乏刘兰芳“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缺乏袁阔成“草船借箭”的细腻,所谓的讲故事只能是貌似滑稽的自娱自乐。
自媒体、短视频、小乐子、独角戏、德某社,“乱花渐欲迷人眼”:画面倒是逼真,声音、动作倒是假模假样,笑点倒是充斥了背景,却总感觉有被戏弄的嫌疑。非但如此,观众的重心早已从故事迁移到了主人公的丑或美上,其实,表演者同样持着“醉翁之意”,观看不过不过为了满足视听的刺激而已。
《索朗的爱情》属于例外:6分钟的故事波澜起伏、悬念不断,爱情还是那个爱情,情节还是那个情节,因为讲得好而生出了新意。
1.插叙、倒叙让故事有波澜。文似看山不喜平。即便大鱼大肉、山珍海味,总吃也会烦的倒胃口。醋细、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营养搭配合理,好消化也好吸收,激起的是食欲、促进的是生长。故事讲究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环相扣,错综展开才能吊起读者的胃口、满足观众的视听:《索朗的爱情》开端伊始,打工仔索朗匆匆赶路,迎面而来的美女与索朗重重得擦了肩,公文包的文件竞相飞出满地洒落,盗窃以惊呼发生在了同时“是你......”;时光倒流,瞬间拉回到了情侣进城之初的情形,高楼林立、车流如梭、霓虹闪烁,索朗信心十足“有能力让你住上大房子的,相信我......”;重回邂逅,“你过得现在还好吗?”,异口却是同声。“我还行”,安慰也迟于同一个节奏。追问之下,索朗沮丧地低下头;手拉手,飞一般到达高档小区,“喜欢吗?”,“好高档”,舒婷的问,索朗的答;作品再次插入了“我有能力让你住上大房子的......”,钥匙落在了索朗手中,“房子虽大,我更喜欢家的感觉.....”,房不等于家,有温暖的房子才成了家;话题转移,舒婷不解“能告诉我当初你为什么突然离开吗......”。叙述的方式转换代表着转折,或者舒心的笑或者是纠结的苦,随着作者的节奏观众的心也出现了起伏。起伏,节奏,是层次的象征,是情节的转向,更是故事的迷人处。适恰的时机、适恰的心理,此时的转折是观众和作者的共同需求,是产生共鸣的极佳位置,更是好作品的着力所在。转折点是评判好故事的首要标准。
2.悬念让故事有引力。悬念,高悬心底的念头,催生疑问的闪念。“悬而未决”、“念念不忘”,三月不知肉味,因为不晓得故事如何发展、会有怎样的结局、主人公的好梦做成没有,自然而然的与故事、和主人公以及剧情融合为了一个整体,没日没夜地想看想听想说。悬念打造了引力,引力让悬念更有魅力。《索朗的爱情》这个片长只有6分钟的故事,作者制造的悬念却不下10个:行路匆匆,表情庄重,小伙子有何要事;街头相撞,为何会有“啊”的声音;互致问候,“还好”异口同声,语气为何一虚一实;青梅与竹马误打误撞,缘何要奔向一个高档小区;舒婷的“喜欢吗”,是自我炫耀、是显示实力还是另有隐情;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真心赤诚,一起进城,一起拼搏,分手的原因何在;索朗的吞吞吐吐、结结巴巴,是不愿说、是不想说,还是不能说;小伙子重病在身,女方父母阻挠坚定,爱情和现实谁会占据上风;一个治病,一个打拼,一个因病致贫,一个闪亮登场,身份悬殊的情侣重新结合的可能性有多大;大团圆,说成破镜重圆也好,说成重归于好也罢,所谓接受恋旧还是同情......故事源于生活,故事是生活的浓缩。唯有高于生活的故事才因赢得感染和感动而被观众认可。好故事能调动观众的欣赏欲望。环环相扣,按部就班,自然而然合乎生活节奏,却不能促成观众“看下去”的愿望。好作者能够捕捉或者制造出来引发悬念,“人在欣赏中,人随故事走,故事由人猜,结局由人定”,环境引发情感、情感推动环境,共鸣就是如此形成的。有无悬念以及悬念的质量是评价故事的第二个标准。
3.能量让故事有温度。做“有温度的老板”、“有温度的员工”、“有温度的保洁”、“有温度的教育”,因为温度的传递所以温暖了心。温度还是爱心的代名词,四周充满了光和热,陌生人都能体会到暖,世界成为才会成为美好的人间。讲故事的过程就是传递温情的过程。《索朗的爱情》就蕴含着温度的美:热恋中的小伙子突遭不测,舒婷痴心不改有温度;突破框框,走进大城市施展,勇敢和信心就是温度;步履匆匆,忙中出错,邂逅并且相认是温度;房子加爱心等于爱的归属,是温度;有情人终成眷属,花好月圆更是充满着温度。温度也叫正能量。传播正能量,拒绝担起面孔的说教。寓于情节当中,寓于故事当中,寓于细节当中,寓于行动当中,温度才不致称为暴风骤雨让人难以承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把所有表达的友爱善良与故事融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温度才更容易被感受、被感动、被接纳、被感染、被放大、被传播。传递正能量如流水般自然,评价故事应该保留如是的一票否决权。
自媒体让讲故事变得更容易,但不一定更生动。在“打造情节设计的变化之美、满足观众心理的兴致之美、渗透引发深刻的启迪之美三方面”下功夫,故事的数与量才能并进——短小、精悍、深刻、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