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63@3652024倒计时,我想说......

(2023-12-29 21:04:54)
标签:

365

教育

2024倒计时,我想说......

坐在电脑前,我惊恐地注视着“2023年12月27日20点08分”:时间飞逝,原来距离2024年元旦竟然不足100个小时了。

忙忙碌碌,紧紧张张。然而,手头等待完成的文章、课题、阅读、思路、想法却还有很多很多......

【萎靡的孩子】

最近的课,上得着实难堪。上课萎靡的越来越多,仿佛身体被抽去了筋:眼大没神、眼皮始终耷拉、头使劲下低以至于下巴大有叩击前胸的倾向。

耐着性子,好说行不通,歹说也没用。坚持不了半分钟,一切照旧,“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星星还是那颗星星”,眼里依旧没采、浑身照旧懒散。

如是者三,师者也会没了脾气。仰天长叹,“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一面却是良心的不甘,教育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于成长无宜,教育就失去了价值”。

一无是处的人是不存在的。拯救差生,魏书生老师的法宝是让孩子们找优点。发现自己的优点才能振作起来,信心才是成长的动力源头。为萎靡的孩子们把好脉,我们才能从难堪中走出来。

三年疫情:居家,线上,老师同学都变成了虚拟。交流不再面对面,隔着的是冰冷的屏幕。孩子就是孩子,身体不成熟,思考也不成熟,网课听烦了听腻了,家里呆烦了呆腻了,学习走神了掉队了,精神封闭了孤独了。

流感盛行:发烧,头晕,咳嗽。基础原本就不牢,身体不适无异于雪上加霜。学习是个系统工程,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对那是少之又少的天才。越来越听不懂,越来越想读天书,越来越困难头疼才是不正常的正常。

不完全统计,数学阶段检测后4个大题“白板上交的,每个班都有着十几个......”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叹息孩子们不争气之余,学情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对象。

跟不上进度,作业困难、听不懂课、同学口中的另类、老师眼中的白眼,苦、烦、闷,没人理解和同情,萎靡的孩子从早到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尊重、平等,与他们来说,几近口号与零。

“萎靡的孩子”找出口,是为孩子们打气,更是为我们自己助力:降低教学起点,降到大多数孩子们能够接受;多跟孩子们谈心,了解孩子们的心理需要;多重复,发挥不同信息媒体的刺激力,让孩子们感到学习的乐趣;勤辅导,师生之间的同学之间的,施以个性让孩子们感觉到自己的重要......

教学的尴尬,只能意味着我们做得不够,“出路总比困难多一条”。“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永恒的座右铭。

【雪天的烦恼】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2月11日开始,全市遭遇了近20年最大的雪、最冷的天。不分周一还是周二,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从天而降的雪片一连坚挺了4天:积雪厚度越来越深,路面越来越滑,蜷得越来越小,眉头越来越高。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雪路虽不是蜀道却胜似蜀道。安全第一,居家学习又来了,居家办公也来了。“身在曹营心在汉”, 不妨改做:身在家中,担心的是出行。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好消息不断,比如“各扫门前雪”上了头条。虽是好消息,换来的却是惊讶:清扫门前的雪,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分内的事情,点赞倒是让人称奇。

无需怀疑的事实:门前的雪熟视无睹,清扫早已被忽略了,或许已经被认为应该是保洁员的义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原本平平常常的事情,却莫名其妙地给放大了。

2则好消息:市委号召,全民启动,“清雪攻坚战,全力清雪保畅通。在市领导的带动下,广大机关党员干部学生和环卫工人不畏严寒,手持工具铲雪、除冰、清扫,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定睛观看时间,“12月16日”——大雪结束之后的第2天。虽热火朝天,收效却是折上折,即便主干道“大片的冰溜子”也是煞人的风景。

适合的时间做适合的事情,愿望才不致成为剃头的挑子“一头热”。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不是絮叨,更不是危言耸听。比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恰恰是源自心底的总结。

不等、不靠、不拖、不推,“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更好”。“我行,马上,让我来”,映射出的是一个人的底气、姿态和精神。唯有人人都愿意奉献,唯有人人都奋发振作,我们的生活世界才会真得“热火朝天”。

【读书的矛盾】

好多朋友都说认为我是“谜”一般的存在:早晨锻炼,不管阴晴,无论风雪,一年365天跑步10千米是小菜一碟,不仅满勤而且满工;备课、判作业、命题, 三下五除二,轻轻松松顺手拈来;三五天写上一篇,十来天读上一部,上微信、进公众号、浏览博客“十项全能”;成天微笑,看不出压力、心烦、疲惫、懒散,如同“永动机器”......

偷懒,想休闲,人的本性。北大学者陈平原说:“半夜醒来,发现你很久没有读书了,而且你没有什么负罪感的话,那就说明你已经堕落了”。重点在于:读书是否真正引起了你的关注。如果如热恋中的人赴约、酷爱玩麻将赶场子、烟瘾大的人插空也要来根一般着迷,任何人也不会以“时间紧”为由忽略读书的。

把读书纳入生活的必须环节,还要找到读书的乐趣。视读书为嚼蜡,除了苦就是烦,或早或晚注定放弃。体会到成长的力量,读书方能成为常态。比如捕捉契合点,早在公园一世纪《九章算术》就有了“同名相除,异名相益,正无入负之,负无入正之......”,这恰恰是有理数减法法则的翻版,为古人的智慧赞叹,为我国古老的成就骄傲;再比如还可以拓宽视野,走进小学教育或者文学名著或者哲学著作中,跳出教育看教育,别具一格的角度我也是成就我们的独特。

“独学而无友,孤陋则寡闻。”寻找读书的圈子,寻找读书的亮点,寻找读书的榜样,合作才是读书的动力。走进“镇西茶馆”,会被“退而不休”痴迷教育的李镇西老师感动;走进“华应龙化错人”,会被华应龙老师的“容错、融错、荣错”的化错理念震撼;走进“朴素小屋”,会被郭文红老师的“细微观察、反思精神、真实实践”感染;走进“不凡默默”,莫言老师的、弘一法师的、王志文老师的、杨绛先生的经典妙语无一不会让我们拍手。感动,感染、震撼,拍手,读书的美好尽在其中。

减重未必健康,健美才是追求。成天大鱼大肉,高蛋白,高热量,高脂肪,不尊重才怪。能量守恒,硬道理的硬道理。读书相当于能量输入。书读得多了,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如果憋在心里太久,也会淤积郁闷。积极表达和发布,寻求认可与关注,读书的价值才能显现出来。撰写3000字左右的文章,每周一篇以上;进优秀公众号,选择经典文章,撰写评论,每天3个以上;进朋友圈、状态圈,遣词造句、再三斟酌,发表感慨、求得共鸣。为了输出而输入,因为输入而输出,读书写作变成了良性循环,想倦怠和偷懒都找不到机会的。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行走在读书的路上,奔跑在锻炼的路上,然后才能踔厉奋发,士气高昂。

2024,我会更加踏踏实实地做事;

2024,我会醉心于每一件小事;

2024,我会追求每一个细节;

2024,我将继续保持低调、朴素和安静;

2024,我只承认阳光,即便阴霾也是阳光的前奏;

2024,我会继续前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