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3@365“说题”,要注意什么?

(2023-04-23 21:34:06)
标签:

365

教育

“说题”,要注意什么?

说来惭愧:参加全市“教师说题比赛”活动,我竟然于说题糊里又糊涂,“要达成的目标、操作程序以及重点环节”无不如此。

伴随着活动,我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做中学”的确神奇:学习依靠实践、实践中有提升,做与学相得益彰。理解活动意义,要在活动中不断揣摩。教师说题,教研之树“开了新花”而已。

说题活动,5位选手的选择都指向了2022年河北中考数学试卷的后三个综合试题:圆、三角函数与勾股定理的综合;一次函数、方程组、分式的综合;图形变换、三角形全等、平行四边形、相似图形、勾股定理与圆的计算的综合。大综合、大手笔、大智慧、高起点、高强度、高站位,电笔白板、几何画板、动画、思维导图极尽千般能是;谈问题背景、谈课标要求、谈问题理解、谈解决策略、谈备考启示、谈教学反思指点迷津娓娓道来一气呵成。听得瞠目,“小巫见了大巫”;听得顺畅,“疑是银河落九天”;听得也疲惫,“唇焦口燥呼不得”;听得也寂寞,“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个个都卖力,按理说“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实际收益却远远比不了预期。

学数学,不做题不行;研究教学,不说解题不行。“说题”要达到教研目的,有困难也有办法。参照说课、做课、说课标、模拟课堂、做微课,我认为说题突破在于以下3点。

1.要符合教师的需要。教师的光荣,存在学生记忆里;教师的光鲜,需要学生体现。提高水平才是每一个教师的需要。一切为了教师发展着想,“题”才能说好。试题回放要给予充足时间。题目的出示,5名教师做法相当一致,“PPT 一闪而过”。参会老师才看几个字,题目就不见了。不排除部分教师对题目印象较深,绝大部分教师对题目还是很陌生的,这里指没有仔细研究过。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对所说题目知之甚少,不可能与活动产生共鸣的。因此,我的第一个建议是:拿出充足的时间来读题赏题;用课标解读试题要求要细。《课程标准》厚厚的一本,很少会有教师内容要求顺手拈来的。随用随查随参照,课标使用大体如此。选手们都选择了单元摘录,一次函数如何要求、图形变换怎样。课标重要,在于对教学和评价的指导。摘录的意义不大,任人都能做到的。教师要听的是内容和标准的结合,“哪部分命题依据了哪款标准”。因此,我的第二个建议是:试题要切割,有的放矢的研读课标才能指导解题教学;点拨问题解决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说问题解决策略,选手们大多平均用力,从题干到问题,从问题一到问题二问题三问题四莫不如此。凡事都有轻重缓急之分,问题设计跟解决也不例外。都重要意味着都不重要,满盘都是重点意味着没有重点。问题设计是有梯度的,是具有连续性的,一带而过的地方用不着费笔墨的、连续性问题可以承上启下、关键性的点要下大力量给出能够突破的道路。有轻有重,泾渭分明,活动才能做到说得轻松听得明白。因此,我的第三个建议是:要学会“舍得”要详略得当,“拿得起放得下”,说题起到“仰首接飞猱,俯首散马蹄”一般轻松自然;服务于解题教学的改进。单纯就题说题没有任何价值。教师最需要的,借鉴他人的先进做法,听取他人的独特观点,吸收他人的典型经验。说题的最后一个环节,“反思与启示”,几位选手说的都是套话,“要仔细研读课标、要在核心素养上做文章、要分块重点突破.....”。话不在多,点睛就行;话不在高深,易懂就行;话不在泛泛,有针对才行。因此,我的第四个建议是:要把反思环节做成压轴戏,用金点子、妙法子为观众奉上“精品菜”。

2.要分析出试题的学科味道。文化类科目都在搞说题活动。不同的科目有着不同的特点,彰显学科特色是说题活动不容回避的话题。“1000个读者有1000个哈姆雷特”,阅读者都有自己的阅读视角。同一道试题,不同的教师,角度观点重点也会有所区别。个性化的解读,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烘托出学科味道,说题才能惹人注目别具一格。文字素养比较高的,可以引经据典“名言警句”顺手碾来,比如形容探索之后的顿悟可以说成“暮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数学也能够显示文学味道;善于数学化的,可以一言以蔽之“简洁取胜”,比如“利润最大问题”,有最大就有最小就有不大也不小,变化就代表着函数的存在,寥寥几个字就能够揭示出问题的本质;艺术细胞比较浓的,可以将说题与现场制作思维导图相结合,说题会因之而灵动“说、写、会”蕴含着思维的推进过程,多个感官同时调动美不胜收; 整体意识比较鲜明的,可以用主线索贯穿说题,比如执果索因、执因求果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搭建桥梁,逻辑感鲜明有理有据分析严谨,数学场景理应如此。因此,我的第五个建议是:以学科特色和个人魅力吸引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感染人才能增强研究的动力。

3.要发扬传统教学的优势。数学解题教学,我们有很多传统优势。注重新花样,过于重视媒体手段,急于追求不同凡响,往往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几位选手的PPT制作的很美,图形文字错落有致、动画辅助及时合理;几位选手的电脑操作很溜,稍不注意,幻灯片就会过去好几张。“雨过地皮湿”是好样的,“就怕地皮还不湿雨已经过了”。忽略或者拒绝传统,效果也许会偏离人愿。适时板书,彩笔标注重点会比PPT更醒目;思维导图现场制作,灵动感会冲抵抽象枯燥;变式,将问题更换条件或者改变结论,思维会得到更充分的锻炼;多题一解,将表面不同的问题归类,呈现问题本质属性,数学解题将别开生面。因此,我的第六个建议:将解题教学传统与先进手段相融合,“双剑合璧”显神威。

说题同说课类似,不同的教研形式而已。服务好教学是说题活动的价值所在。经常叩问自己,“为了谁而说题”、“要说的重在题的哪些方面”、“说题之后当如何”,说题才能如《游褒禅山记》所写“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说题“三省吾身”常态化,恰恰是打造解题教学新场景的必由之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