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只合灶间食蛤蜊

(2020-02-14 18:00:50)

有一次,记者在路边采访一位老大爷,并请这位老大爷对某一社会热点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没想到,这位老大爷虽然平头百姓一枚,但却具有出席新闻发布会的深厚潜质。于是,他顾左右而言他地说:“我什么也不知道,当时我正在吃瓜。″ 

此事一经传出,立即流行开来。"吃瓜群众″,也就成了表示不明真相、事不关己、围观看热闹的网络流行词汇。 

但是,在万恶的旧社会,是很少有"吃瓜群众″的。这倒不是说旧社会的群众觉悟有多高,而是因为旧社会的瓜实在太少。且不说直到金代我们才有了西瓜,就是做为次生起源地的香瓜,供应量也是严重不足。甚至到了东汉的时候,明帝的阴贵人连做梦的时候都想吃香瓜。所以,那时候吃瓜的没有群众,只有干部。比如,战国时齐国的齐襄公,就是个著名的“吃瓜干部″。 

只合灶间食蛤蜊

随着周天子的日渐式微,各诸侯国都沉不住气了,纷纷跳出来想当老大,这就难免相互间都要提防着点儿。为防止周天子前来攻打,齐襄王命令以连称为大将、管至父为副将,带兵去葵丘镇守国界。临行前,两位将军向齐襄公辞行,齐襄公当然要说一些“加油加油″之类的鼓励话。二位将军态度也很坚决,当即回应了一系列“不忘使命″等豪言壮语。末了,二位将军弱弱地问了一句:“主公,我们执行任务的期限是多长时间呢?″当时,齐襄公正在吃香瓜。他咬了一口香瓜,突然间来了灵感,就对二位将军说:“这样吧,明年到了吃瓜的季节,我就派人去换防。″ 

镇守边关是个苦差事。过了一年,连称、管至父两位将军及士兵们终于盼来了香瓜熟了的季节。香瓜是熟了,可换防的部队却连个影子也没有。二位将军想,主公日理万机,可能把换防的事给忘了。于是,他们便派了一个小兵,以给齐襄公敬献香瓜的名义,提醒他换防的时间到了。别看齐襄公大事糊涂,但小事决不糊涂。他一见到送瓜的小兵,马上明白了这帮家伙的险恶用心。盛怒之下,他顺手抄起一个香瓜,向小兵的脑门子上用力砸过去。齐襄公边砸边大声喝道:“我叫你们怎么着就得怎么着!回去告诉你们的将军,今年不换防了,明年吃瓜的时候再说吧!″ 

吃瓜的干部霸道,吃瓜的群众也不是好惹的。不准换防的消息传回,守关的士兵们立刻炸了营。他们纷纷涌到将军大帐,义愤填膺地要求打回都城,杀了那个“吃瓜干部″齐襄公。连、管两位将军也是憋了一肚子气。见士兵们如此怒不可遏,便来了个顺乎民意。经过一番密谋,又联络了公孙无知和连称的妹妹、齐襄公的妃子连氏,三方联手,里应外合,趁齐襄公到贝丘打猎的机会,把他围困并抓了起来。面对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吃瓜干部″,连称大声骂道:“你这个昏君!年年打仗杀人,就是不仁;不听先君的命令,赶走公孙无知,就是不孝;拿自己的妹妹当媳妇儿,就是无礼;香瓜的约期过了,还不派人换防,就是无信。你这个不仁、不孝、无礼、无信的家伙,我今天杀了你也是为国除害,为先君报仇!″骂完,手起刀落,把齐襄公的脑袋像香瓜一样砍了下来。 

“吃瓜干部″齐襄公死了,但“吃瓜干部″这个品种并没有绝种。同理,旧社会虽然没有供群众吃的瓜,但不代表没有“吃瓜″的群众。或者说,没有瓜可吃,不代表没有别的东西可吃。比如,吃蛤蜊。 

只合灶间食蛤蜊

卢敖,是秦代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仙药的方士之一。《淮南子-道应训》记载,卢敖游历北海,见到一位长相奇特的人。此时,这个长相奇特的人正在迎风而舞。可一看到卢敖,马上掉头就走。卢敖心知这是位得道高人,便立刻追了过去。好不容易追上了,发现那位高人已经蹲在一块龟壳上,津津有味地吃起了蛤蜊。 

《南史-王融传》也有一篇记载有一次王融去拜访王僧祐,刚好沈昭略也在。沈昭略不认识王融,就向别人打听这是谁家的小孩。王融年虽小,但狂妄劲一点也不小。他对沈昭略说我就像太阳一样,照耀天下。你竟然连我也不认识?沈昭略一听,不慌不忙地说道:“不知许事,且食蛤蜊。″ 

不管是卢敖见过的那位高人,还是王融见过的沈昭略,他们口中的“且食蛤蜊″,都包含或不问世事、或事不关己、或不屑置辩的意思,和现在的网络流行词“吃瓜群众″如出一辙。所以说,现如今的“吃瓜群众″,在旧社会就叫“吃蛤蜊群众″。 

旧社会不但有"吃蛤蜊群众″,还留下了许多关于″吃蛤蜊群众″的诗篇。宋代丘葵的《磊落》,写的是“早知人世暗如漆,只合灶间食蛤蜊。″汪元量的《鹧鸪天》,写的是“水边莫话长安事,且请卿卿吃蛤蜊。″清末丘逢甲的《重阳坐》,写的是"海气昏昏天欲坠,且食蛤蜊知许事。″就连现代文史大咖陈寅恪,写的还是“食蛤哪知天下事,看花愁尽最高楼。″ 

不论是现代的人吃瓜,还是旧社会的人吃蛤蜊,在特殊的语境下,当然既不是吃瓜,也不是吃蛤蜊。那么,为什么现代的人要吃瓜,旧社会的人要吃蛤蜊?如果你把上面几首诗中的两句倒过来读,答案也就不言自明了。


只合灶间食蛤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褒姒的来历
后一篇:张仲景,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