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咏之“勇”

(2018-12-02 20:27:54)

张咏之“勇”

唐代诗人李白说自己曾“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但我总觉得有些自吹自擂的意思。而宋代诗人张咏,虽然自己没怎么自吹自擂,但他却是个实足的杀人魔王。他不但会作文咏诗,杀起人来同样英勇无比。

张咏还未中举时就小有文才,远近闻名。一次,他出门路过汤阴县,县令与他相谈甚欢,临别前就送了他一万文钱。张咏也不客气,把钱放在驴背上就往家赶。行走间见天色已晚,就找了间路边店投宿。客栈主人是个很敬业的老头,半夜的时候还和家里人研究客栈如何做大做强的战略决策。研究到节骨眼上,不知谁突然间兴奋地大喊了一声:“今夜有大生意了!”不巧,这句话被张咏听了个真真切切,以为自己进了黑店,店主人要谋财害命。于是,当年曹操痛杀吕伯奢全家的一幕再度发生。趁着店伙计来喊他起床赶路的时候,手起刀落,把店主一家老小杀个片甲不留。然后,纵火焚店,扬长而去。

有个胆小如鼠的读书人在外地做个小官,还雇了个家仆。但不知什么原因,这位读书人特别害怕这位家仆,经常受他欺负。这几天,家仆又得寸进尺,非要娶人家的女儿为妻,愁得父女俩抱头痛哭却又无计可施。张咏听说后,就不动声色地对这位读书人说:“麻烦您把您的仆人借我用两天,陪我出趟门。”读书人答应了,张咏就和仆人一起骑着马来到郊外。走到一片四处无人的小树林中,二人下得马来。结果,还没等仆人缓过神来,他的脑袋就已经被张咏砍了下来。

张咏在湖北做县令的时候,一个管钱的小吏偷了一枚钱,藏在头巾中带出库房。张咏发现后,就命人把小吏抓起来,打了几十大板。小吏被打了板子心里不服,反倒和张咏叫起板来:“我不过偷了一文钱,你就打我板子。有能耐你杀了我试试?”张咏也不言语,提笔写下四句判词:“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随即拔出剑来杀死小吏。小吏当然没有机会“千日一千”了,但他却用一文钱外搭一条命换来了流传千年的成语:“水滴石穿”。

张咏之“勇”

张咏初任益州知府时,轰动一时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刚刚被太监王继恩领兵镇压。但王继恩的部下却比土匪还土匪,到处烧杀抢掠。王继恩是气势熏天的大红人,可张咏连招呼都不和他打,直接派人把他手下违法乱纪的士兵抓起来,投入井中淹死。

有个人一不小心误杀了一头耕牛,因为当时杀耕牛是重罪,所以这个人就畏罪潜逃了。张咏念其是误杀,就发公告说只要你向官府自首,就不再追究你的刑事责任。但这个人还是不肯自首。张咏想了个办法,就把他的母亲拘留10天,但他还是不来自首。张咏又把他老婆拘留起来,但仅过了一夜,这个人就来自首了。张咏一见,忘了以前只要自首就不予追究的承诺,气愤地说:“拘留母亲10日不及关押妻子一天,你为什么对母亲的养育之恩如此淡薄,而对夫妻之情却如此浓厚呢?”说完,就命人把这个人拖赴集市,斩首示众。

有一阵子,他做官的地方有传言说,怪鸟白头翁抓吃小孩,结果吓得大家人心惶惶,如临大敌,连门都不敢出。张咏知道这是谣言,就命令手下人到街市上去查访,发现有谈论这件事的就逮捕查办。第二天,有一个人正在市场上绘声绘色地给别人讲白头翁的故事呢,突然间上来一批彪形大汉,把他抓起来后,不由分说一刀就砍下了他的脑袋。

张咏刚到益州做知府时,有一个小吏冒犯了他。于是,他便命人用枷锁铐住了小吏的脖子。小吏是个很懂幽默的人,就对张咏说:“您现在铐住我倒是挺容易,但将来想脱下我的枷锁,可就难了。张咏听后微微一笑,然后语重心长地说:“此有何难?以剑断头即可!”话音刚落,小吏脖子上的枷锁便和他大好的项上头颅,一起滚落到了地上。

就这样,张咏不但认为解决小吏脖子上的枷锁可以“以剑断头即可”,处理起政事来也认为“以剑断头”的方式是既有效果又有效率的。但是,就算李白说他“十步杀一人”是真的,也只不过是自认为的所谓“侠士”之举,受害的或者自作自受的无非是几个人罢了。但张咏不一样。张咏是朝廷命官,而且是号称与赵普、寇准并列“北宋三相”的高官、贤官、能官。那么,他“以剑断头”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受害的可就不是几个人了,而是朝纲的政治文明和社会的法制观念。

张咏卸任益州知府离开成都前,继任者任中正非常谦虚地向他请教为政之道。张咏正色道:“如己见解高于法,则舍法而用己。”任中正听后,如获至宝。以后的人听了,也是如获至宝,直至今日。而“舍法而用己”的张咏之“勇”,在博得了上千年的赞誉的同时,也彻底毁掉了本该深入人心的法制思想。

但只见,张咏之“勇”源远流长;但可惜,张咏之“勇”虽死不僵;但得愿,张咏之“勇”,寿终正寝!


张咏之“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