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人微言之一一书之味

(2017-09-08 14:33:27)

书有书香,源于纸墨。所以邓子龙说“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书不但有纸墨之香气,更有书文之韵味,所以曾国荃说“瓶花落砚香归字,风竹敲窗韵入书。”书的韵味不一而足,所以黄铖说“旧书细读犹多味,佳客能来不费招。”那么“多味”是多少种味道呢?古人说三种,即“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意思是说读经虽然味道平平,但不读经就像不吃我的大米一样,人是铁饭是钢嘛。而史则是美味佳肴,可以大快朵颐。诸子百家则是葱花大料酱油醋。所以绍兴有了“三味书屋”,所以梁同书才说“乐至无声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读书。”。

微人微言之一一书之味     微人微言之一一书之味

不同的书有不同的味道,所以读不同的书也要有不同的状态,所以史可法说“斗酒纵观廿四史,炉香静对十三经。”看史要有豪情,斗酒纵横于历史长河之中方才过瘾;读经则需一柱清香,万念倶灭, 静读沉思才算正经。                                  

书的味道不同,读什么书味道也不同,读书人的味道更不同。有头悬梁锥刺骨的三好学生,也有“好知者不如乐知”的优秀教师。所以韩驹说“欲乐诳凡夫,须臾皆变坏。唯书有其乐,意味久犹在。”所以黃庭坚说“诗罢春风荣草木,书成快剑斩蛟龙。”所以左光斗说“风月三尺剑,花鸟一床书。”这等畅快,只有读书人才深知其味。                                  

微人微言之一一书之味

当然也不是所有读书人都畅快,读不出名堂来的人憋气的时候比畅快的时候多。所以清代读了各种味道的书却没混出什么出息的李壁瑜说:“伤心夜雨,蕉窗点半盏寒灯,替诸生改之乎者也;回首秋风,桂院剩一枝秃笔,为举家谋柴米油盐。”好不窝囊!。

且慢,虽说这李壁瑜窝囊归窝囊,但他的书味道最全。除了酸的诗文,苦的无奈,辣的嘲讽,咸的眼泪,剩下的,全是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