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裴度的"度”

(2017-08-21 12:20:46)

 

裴度的"度”

裴度,是中唐时期的名臣。他一生历仕三朝,数度拜相,五次被贬,但始终被朝野所称道,确实难能可贵。究其根本,却发现全在一个“度”字上。

说裴度有“度”,首先在于他会调度。第一,他会调度人。他始终坚持任用贤才的治国理政原则,为相20余年中,先后举荐、重用了李德裕、李宗闵、韩愈等文臣和李光颜、李朔等武将。他对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巧妙而又不失原则的保护更是成为美谈。同时,他又敢于与权奸做斗争。宪宗时,他就坚决反对任用“掊克取媚”的皇甫铺为相。第二,他会调度事。唐中期以后,宦官乱政和藩镇割据成了唐王朝肌体上的两颗毒瘤。而裴度正是在这两方面取得巨大功绩,实现了“元和中兴"

穆宗朝,裴度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对翰林学士元稹勾结宦官魏弘简的罪行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并终于挫败了他们“挠军败政"的勾当。唐宪宗元和十二年,政府军讨伐叛军失败,宰相李逢吉等人以此为借口,认为在淮西屯兵四年,劳师弊赋,得不偿失,力主罢兵。但裴度认为,淮西是心腹之疾,必须扫除,且河北藩镇正据此估计朝廷强弱与态度,故不能中止讨伐。所以,他力排众议,坚持平叛,并自请督师。同年八月,裴度以宰相领淮西节度使,亲赴前线。他奏罢了诸道兵中的宦官督军,加强了统一指挥,一举攻破蔡州城,活捉了叛军首领吴元济。淮西既平,河北震慑,各路叛军相继归降。两年后,又将另一支主要叛军李师道平定。此举,为唐朝的中兴与存续立下了不朽之功,所以世人皆把裴度比以郭子仪。

说裴度有“度”,其次是说他有气度。宪宗时,有个新被任命的录事参军,还没等赴任,就被强盗抢劫一空,甚至于赴任的委任状也被抢了去。不但衣食无着,官也当不成了,只好在京城收购旧衣服换钱。这位参军落脚的地方与裴度家不远,一次和裴度偶遇,便相互攀谈起来。除了讲述遭遇劫匪的经过以外,这位参军还向裴度讲述了一个更加窝火的事。他说,他有一个未婚妻姓黄,没等迎娶就被郡牧抢了去,献给了宰相裴度。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虽然他不知道眼前这位就是裴度,但裴度却明白了真相。过几天,裴度不但给他补发了授官凭证,送给他衣物和一千贯钱,还送还了他的未婚妻,打发他们夫妻双双上路赴任。

有一天,裴度在中书衙门宴客。突然一名属下神色慌张地闯进宴会厅,悄悄告诉他说单位的公章丢了。未料想,裴度听说后就像没事人一样,仍然气定神闲地饮酒谈笑。过一会,那名属下又兴冲冲地跑回来告诉他公章找到了,可裴度还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事后,属下问裴度说,公章丢了,大人您为何不急呢?裴度说:“这一定是衙门里的人偷盖公章,我料想他用完后就会放回原处。如果此时声张起来,他肯定狗急跳墙,为证清白而把公章扔掉,那就再也找不回来了。”属下建议查出此人,杀一儆百。裴度却回答说:“公章能够轻易被拿走,说明管理上有漏洞,这个责任在我。人人都有缺点和毛病,如果事事都吹毛求疵,揪住小辫子不放,那世上就无可用之人了。所以这件事到此为止,就不必再查了。

裴度的文学成就也值得称道,特别是晚年以后,与白居易、刘禹锡等人饮酒、吟诗、弹琴、书法以自娱,是洛阳文事活动的核心人物。他认为,"文之异,在气格之高下,思致之浅深,不在磔裂章句,隳废声韵。”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这种“气格"论,也正是他的气度在文学领域的完美体现。

裴度一生,不管是升是降,是荣是辱,他都坦然接受。胜不喜,败不馁,进退无怨,得失无悔。真大气度也!

裴度会调度,有气度,但却缺少"风度"。裴度凭辞章辩才、对答策问由一介书生而就高位,但却没有其他文人那种形象上的风流倜傥。关汉卿《裴度还带》一剧中,就有道士给裴度相面,说他面相不好,命该横死一节。裴度自己也曾说过:“尔身不长,尔貌不扬。胡为将?胡为相?一片灵台,丹青莫状。"

没有“风度”的裴度却能调度、有气度,其本源出自哪里?针对裴度“寻印”那件事,冯梦龙在《智囊全集》中评价说:此举“不是矫情镇物,真是透顶光明。故曰智量,智不足,量不大。”

却原来,不但调度需要智慧,气度同样需要智慧。大智慧方能有大气度。如此这般,气度,可就不单单是修养的问题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