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快递惹的祸
(2016-12-04 09:51:29)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快递业务也渐成如火如荼之势,且大有“屋里坐着的是电商,街上跑的是快递”的新的就业格局。不过细究起来,快递这玩意儿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它的前身就是已经在中国存在了3000多年的邮驿。
“驿”,是中国古代专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它的特点主要有两点:一是为国家服务,绝不允许干私活;第二就是快,在古代交通与信息技术并不发达的情况下,这一点同样十分重要。
到了唐代的时候,邮驿系统已经十分健全,这和幅员辽阔、社会繁荣的大唐风貌十分匹配。但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时候,驿道上开始变了味,变成了一股荔枝味。大家都知道,李隆基爱老婆,尤其爱我们本家大姐杨贵妃。杨大姐口味偏甜,特别喜欢吃荔枝。但荔枝这东西保鲜期太短,也就两三天的光景。如何能让心上人吃到新鲜的荔枝呢?别无他法,只能动用国家的驿传系统。据柳宗元《馆驿使壁记》记载,当时以首都长安为中心,有七条重要的放射性的驿路通往全国各地,其中就有一条通往岭南的驿路,约4000里长。唐朝规定每30里设一驿,快马一天要走六驿,就是180里,再快的则要求日行300里,而要是碰上传送赦书等紧急公文的时候,则要求日行500里。由此看来,要想让杨贵妃吃到保鲜的荔枝,必须用日行500里的速度才能办到。李隆基办到了,杨贵妃也如愿吃到了新鲜的荔枝,所以才有了杜牧不无嫉妒的诗作:“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可惜,吃完荔枝的饱嗝还没打完,比杨贵妃还白胖的安禄山就造起了反,杨贵妃便在荔枝的清鲜回味中自缢于马嵬坡,而盛唐,从此便也成了衰唐了。
盛唐虽然变成了衰唐,但毕竟还呼噜喘气的又生存了100多年。而后来的明朝,就没那么幸运了。
到了元代,驿传系统更加发达,“驿站”一词也是从元朝时才开始有的。明朝一开始沿袭了元朝的驿站制度,而且建立了独立于驿站的专门从事货物运输的组织递运所,但并不具有商业功能,而是专门用来运送国家军需、贡赋和赏赐等。可到了后来,明朝的驿站也变了味,渐渐变成了大小官员们外出旅游等活动的免费服务机构。大名鼎鼎的徐霞客,不但是资深驴友,还是资深穷驴友。按他自己的说法,有一次出门旅游11天起就开始借钱度日了,那么他长年累月的游资如何解决?原来,徐霞客认识了一位叫唐玉屏的中军,这位中军借给了徐霞客一块军事人员才享有的免费证件,叫马牌。从此,徐霞客便堂而皇之地以人民公仆的身份从事着他游山玩水的伟大事业了。
虽然徐霞客假公济私游山玩水,但毕竟给我们留下了一部《徐霞客游记》,也算不幸中的万幸。还好,当时已经有人发现了驿站系统的毛病,其中就包括一个叫毛羽健的人。这毛羽健进士出身,先在地方上做县长,后来调入京城做御使。过些日子,毛羽健赶起了时髦,包了个二奶。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远在家乡的老婆突然间赶来京城,来了个捉奸在床。结果,二奶被老婆打了个皮开肉绽不说,毛羽健自己也被罚跪了一天零一夜。痛定思痛的毛羽健不去反思自己的错误,而是一直琢磨老婆如此神速来到京城的原因,想来想去,终于找到了答案:驿站,一定是那该死的驿站坏了我的好事。于是,他愤然上书崇祯,力陈驿站的种种弊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崇祯皇帝终于批准了毛羽健的奏疏,开始大批裁撤驿站,遣散驿卒,于是一大批快递员下了岗,这其中就包括直接葬送了明朝和崇祯皇帝的李自成。
驿站没错,快递员也没错。但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驿道上传递的不仅是鲜美的荔枝和捉奸的信函,还有供你上吊用的绳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