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雾霾,是道风景

(2016-10-18 08:57:32)
标签:

教育

历史

美食

时评

文化

一到秋冬季节,咱们解放区的天就不怎么晴朗,病根是被人们叫做雾霾的东西。虽然我不知道这东西是怎么来的,也不知道它是怎么没的,但我却知道它不是什么新鲜货色,它一直和人类相伴随,不论中外。中国有雾都叫重庆,英国有雾都叫伦敦 。伦敦的大雾最有名,1952年的杀人大雾,竟然使1万多民众丧生,而英国人也从没放弃与雾霾的抗争。前几年,剑桥大学有位女剑客,专门为伦敦的雾霾写了一本传记,书名就叫「伦敦雾」。作者在梳理伦敦污染史与抗霾史的同时,又独辟蹊径地将社会历史及古怪轶闻和雾霾结合起来。事实也果真如此,英国人在痛恨雾霾的同时,还经常上纲上线,借机抒发各自的思想与情感 。文坛大家如狄更斯,詹姆斯,康拉德等,都曾通过隐喻的雾来表达道德,心理和社会解体的现实。特别是狄更斯,他在「荒凉山庄」中把雾霾描写成了一种恶毒并滑动着的存在和力量,并以此来象征法律的残酷和复杂所带来的神秘性。在「我们共同的朋友」中,他直接用雾霾来隐喻因金钱欲望导致的道德腐败。

如今,伦敦甩掉了雾都的帽子,雾霾不再代表伦敦的恶劣天气。但雾霾却并没有从人们的心灵深处漂散,相反,却成了英国文化的一道风景。

中国雾都重庆的大雾也很有名 。据说,当年日本鬼子之所以对重庆的轰炸达不到预期效果,全拜重庆大雾所赐。中国人十分含蓄,所以对待雾霾的态度不像英国人一般古板,相反,中国人把雾霾看做是构成山水田园的要素,歌咏着,描绘着。翻开中国绘画史,与雾有关的山水画作可谓浩如烟海。董源,郭熙,马远,唐寅灬在他们的笔下,雾霾成了清婉,爽朗,空灵的圣物,成了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风

景。

1853年,英国「泰晤士报」曾经说伦敦的雾霾"将人类的咽喉变成了病怏怏的烟囱"。时至今日,中国的雾霾已经把人体能通气的地方都变成了烟囱。唐伯虎们也没了欣赏雾霾的闲情雅趣,歌咏的诗画也变成了痛骂与讥讽的段子 。这,也是一道风景 。

解放区的天什么时候能晴朗,我说了不算;能不能,或者如何能把雾霾看做一道风景,这事我说了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