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朗读训练的研究课题准备阶段计划
(2016-09-15 15:17:22)
朗读是阅读重要的基本功,朗读课和语文课堂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就必须加强朗读的训练。“读”与“朗读”有很大的区别,“朗读”是必须做到有感情地读。小学低年级以识字为主,到了中、高年级才以阅读为主。我觉得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应从低年级开始抓。
我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大量语文朗读教学方面的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整理,我们认为,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古人早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说。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语文教育专家对加强朗读教学发表了许多讲话和文章。俞平伯先生在论及诗词的阅读和欣赏时,认为“目治”,即一般的阅读,仅能达到“泛览”水平;只有“耳治”,即朗诵或吟咏,才能深入地理解作者的真意。朱自清先生在《朗诵与诗》一文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只有朗读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义蕴,同时吟味它们的节奏,让朗读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旋律。”
二、研究重点
1、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和一些有关朗读训练研究的论文。
2、加强一些班级的朗读练习,培养学生流利、正确、有感情地读文习惯。
3、加强资料的收集、整理与装订,在研究的过程中,勤与反思,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撰写小结和论文,及时汇总上传。
三、研究目标
1、适应课改的发展趋势,新课改理念提出高效课堂,就要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教师的行为发生“质与量”的变化,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对学生的尊重和欣赏,对学生的帮助和引导要适可而止,还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新课改改革的显著特征。
2、进一步探索出新理念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3、通过研究和试验,是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为阅读教学打好基本功。
四、具体工作内容
1、完成课题研究计划。
2、整理研究过程中的心得、论文等资料,并能及时上传。
3、对每个阶段进行总结。
五、研究措施
1、把文章读通
,这在朗读训练中是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朗读de基础。把文章里的文字内容读对,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识字量很少,教师应主动,在课堂上多范读、多领读。
2、要抓好“标点、句子结构、关键词语”三个环节,注意朗读的节奏与重音。
3、通过启发想象,或加根据课文内容加一些肢体语言,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准文章的语调,在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朗读质量,就必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4、朗读一定要与点拨精讲相结合,再好的朗读也绝对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朗读必须与启发式的精点精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目的。只讲不读,学生难知书中味;只读不讲,学生难以透彻理解文章的内容,这一点毋须赘言。
六、理论学习月活动安排
九月份
2、搜集、学习与课题相关的资料。
十月份
1、理论学习,资料收集。
2、学习新课程标准。
3、搜集关于本课题相关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