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2年12月23日,我的“每日一博”就满十一周岁了。
其实,我的“博龄”应该更长一些。我的第一个博客,是2002年前后,在“孔夫子旧书网”,网站赠送每个会员一个博客。当时,我对博客只知其名,未识其实,还是在别人的帮助下注册的,把平时所积存的文章一股脑都搬了上去。但是,点击量少得可怜,跟帖者也寥寥。久而久之,兴趣顿减,犹豫再三,还是放弃了;随即,又在“中国博客网”注册了个新的,博客名为“孤独的说者”,三五天发一篇,逐渐引起网友的关注。可惜,后来网站关停了。因为没有保留底稿的习惯,随着网站的关停,那些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文章全部失联,泥牛入海,再也找不回来了。没办法,只得在搜狐再开,名袭“孤独的说者”。稳定了一段时间,同时在新浪网再开一个,网名为“孤独说者”,把中间的“的”字去了。发了一些文章,点击量不理想,果断放弃,专心弄搜狐博客。可是不知为什么,管理员几乎每天都要到我的博客转一遭(来访显示),随着他的到来,我的不少文章跟他私奔了。我很生气,干脆把阵地重新转移到新浪,从此,就在“沙家浜”扎下去,一猛子就到了现在。
2011年,我被“内退”,从此赋闲在家。我几乎没有任何爱好,唯一的兴趣,就是写点不痛不痒的狗屁文字。在任的时候,忙于应付,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的时间;现在内退了,有了大把时间无法打发,于是,再作冯妇,写起了博客文章,并且做了一个令自己后悔不已的决定:从2011年12月23日开始“每日一博”,等于把自己架在了火上,烤得滋滋冒油。
我是从1975年开始记日记的,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坚持着。写文章就像记日记,写自己熟悉的东西,用不着搜肠刮肚,苦思冥想,把平时所思所想略加整理,平实地写出来就是了。尤其是上年纪之后,名利心没那么强烈了,写点东西就当玩了;即便说得高大上一点,不过是把它当做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不会有什么压力的。谁知想错了,就像一位朋友说的:“就是一天抄一百字,让我一天不拉,风雨无阻地坚持多年,我也坚持不下来。”固然我写的都是自己熟悉的人与事,可是,总不能每天重复自己吧?要想不重复,就得变点花样出来。生活都是鸡毛蒜皮,哪里有那么多花样可出?再说,写出的东西,总得让人看着是个玩意儿吧?就像八股文,总要讲究个起承转合,有头有尾,像篇正儿八经的文章,方不辜负玩了一辈子的笔杆。种种加在一起,就成了一道绳索,把自己捆得结结实实,严丝合缝。但是,既然已经开始做了,就不能半途而废,半途而废不是我的风格。没办法,自己挖的坑自己往里跳,土埋到胸口也不能喊叫,况且也喊不出来了。
就这样,自我加压,愣是坚持下来了,一坚持就是十一年。有时候,也会回头看看自己制造出来的这些文字垃圾,质量是提不到的,但心里仍然暗自希冀着能从文字的垃圾山里扒拉出一点看着顺眼的东西。偶尔也有,但不多。
有朋友问我:“你能坚持多久?”我回答说:“坚持多久我不知道,因为我能够活多久都不知道,哪里会知道写多久?我只记得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倘能生存,我仍然要学习的。’我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就像酒鬼爱酒,好的就是这一口,没办法。”
是啊,谁叫咱好这一口呢?
20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