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酒令官的苦衷

(2022-06-12 20:50:38)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酒令官的苦衷作者:肖泰

------读《说苑》(58

时常出入饭局,觉得酒桌上最不容易的是酒令官。酒令官,一般为在场的尊者所指派,当选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能喝。俗话说,其身不正,其令不行。你自己不能喝酒,有什么资格责令别人喝?二是能说。他必须能充分调动客人情绪,活跃酒场气氛,尤其是遇到能喝而不喝的主儿,就要鼓起三寸不烂如簧之舌,凭着将死的说活、哭的说笑的本事,逼着对方不得不喝下去。然而,这两点还不是最难的,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对待"提拔" 你的尊者。作为尊者,为不失尊严,一般酒都喝得谨慎,有时能喝也不喝。酒令官对别人可以嬉笑怒骂,可以软硬兼施,但到了尊者这儿,那些法子就都失灵了。哪个领导会在大庭广众之下,乖乖地听从下属们的派遣?既使觉得你有道理,他也会找一个体面的方式接受它;有时他甚至会故意给下属出一点难题,出一点儿洋相,以显示自己的威严。每逢此时,酒令官就会被晾在那儿,进不是,退也不是:劝不下这杯酒,酒令官的权威将丧失殆尽;要劝下这杯酒,尊者却不给你这个面子,你奈他何?

魏文侯曾与大夫们一起饮酒。他让公乘不仁当酒令官,并亲自定了一条原则:饮酒不尽的人,要用大杯罚他。别人当然没说的,不买酒令官的账就是不买国君的账,借给他个胆子他也不敢啊!但是,魏文侯自己杯里的酒就没有饮尽。公乘不仁举杯要罚他,他根本不予理睬。这时,侍从在一边帮腔,说国君已经醉了,叫公乘不仁退下。谁知公乘不仁根本不听他那一套,对魏文侯说道:"《周书》曰:'前车覆,后车戒。'盖言其危。为人臣者不易,为君亦不易。今君已设令,令不行,可乎?"意思是说,《周书》上说:"前面的车翻了,后面的车应引起警戒。"指的是要防止类似的危险。作臣子的不易,做国君的也不容易。现在君王已立下酒令,又不执行酒令,这样行吗?听到这里,魏文侯连称讲得好,举杯一饮而尽,并让公乘不仁做上客。

公乘不仁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从谏如流的魏文侯。假如魏文侯当时不赏他的面,始终不肯喝这杯罚酒的话,公乘不仁这个酒令官也就当不下去了,既使他不引咎辞职,别人谁还会听他的令呢?

人们常说"令行禁止" ,如果一个军队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别说打胜仗了,自己的阵营恐怕就先乱了阵角。一般说来,下属对上级,基本上都能做到令行禁止的,这一是天职使然,二是他也没有抗命的那个胆。真正的难点倒是在发布这命令的人身上。俗话说:领导不带头,必定是挡头。制定政策的人首先带头违反政策,别的人还怎么去执行?酒令官叫别人喝酒,手里是有尚方宝剑的,但那剑在剑的主人那里还能起什么作用吗?举例说,我们天天高喊要廉洁奉公,惩治犯罪,可是上边有陈希同、陈良宇那样的政治大腕在那里违法乱纪,叫那些执行"酒令官" 职责的人能奈他何?我们总是宣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酒律" 面前都做不到平等,遑论法律!

说到底,还是个机制问题。只有有了完善的制约机制,任何人也不能置身法外,才能提到平等二字。或者,也可以换一种说法:酒令官根本就不应由谁来指定,而是通过公推出来,赋予他相应的权力,这样,他也就不必去感谁的恩,自然也就不必听命于任何人。该喝就就喝,该罚就罚,不管他是尊者还是普通食客,只要他破坏了规矩,照罚无误;执意不守游戏规则的人,干脆撵了出去。这样,酒令官当得就轻松多了。------其实,这种希望是存在的,二陈的落马已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