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文化、光线华谊三巨头争夺“头部IP”,春节档变成角逐的修罗场?

(2017-01-26 17:28:05)
标签:

杂谈

文|庞宏波


上周,大盘持续下滑,周票房不足4.6亿成为了自2016年10月以来单周票房的最低值。但是即使是这样的大盘,也没有影响春节档的“暗战”。据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春节档7日票房为19.94亿元,占2015年全年票房440.69亿元的4.52%;2016年春节档票房为36亿元,占2016年全年票房457.12亿元的7.88%。


春节档地位的逐步提升,让更多的公司开始划分市场。而春节档能否取得开门红也被认为是可能影响2017全年票房走势的重要因素。此前,多部同类型影片扎堆定档,媒体一度认为今年是“史上最挤的春节档”,然而随着大片入驻,导致多部中小体量级影片纷纷调档避让,目前大年初一仅剩下五部影片角逐。而在整个春节长假期间,陆续上映的影片也并不多。但是春节档剩余的几部电影全部为“优质”IP,仅剩头部资源争夺,也将背后的上市公司牵出水面。


1

21家公司慕名“西游”,如何成功“反围剿”?


今年1月,新文化斥资13.26亿元买下了周星驰公司PDAL51%的股权,获得了星爷电影的衍生品开发权以及其电影、电视类作品不低于20%的优先投资权。之后又传出《西游:伏妖篇》背后公司多达21家,其中中影、星辉(香港)、和和影业、象山泽悦、新文化影业、华谊兄弟、东申(上海)影业、黑蚂蚁影业等公司参与投资,万达、大地、金逸、横店等院线资源参与发行,还有淘票票、猫眼的电商资源,以及麦特文化、联瑞影业的宣发资源。在21家公司中,无论是线上线下资源都是业内最顶级的公司参与,其中有多达6家上市公司入局。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7/d867973c5625c70e5a71056014b48e92x454x283x34.jpeg


前后两个资本举动都可以看出,背后的公司看重的是周星驰的个人票房号召力以及“西游”IP。几乎“无死角”的外力辅助,让这部影片在春节档中优势明显。


在诸多的公司中,与周星驰“因钱生恨”的华谊兄弟赫然在列。值得注意的是,华谊兄弟原本作为了《功夫瑜伽》的发行方,但目前在片方公布的发行公司中已经找不到华谊兄弟的字眼。华谊疑似退出《功夫瑜伽》,从而参与《西游:伏妖篇》的投资。并且万达也通过院线资源参与这部影片的发行,而万达原本参与投资出品的《健忘村》因导演的政治影响疑似也选择了退出。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7/a4a46cc00e50b14aebb3918af69837c8x400x360x30.jpeg


由此可以看出,争抢头部资源成为了大公司在春节档布局的重点。


此前在《西游:伏妖篇》主创团队的路演活动中,片方公布的该片宣发费用达到了1.2亿元,这几乎等同于其他一线制作的整个制片预算,“体积庞大”的《西游:伏妖篇》俨然成为了春节档中最具资本吸引力的影片。


周星驰近三部影片从4家出品方升至21家,可见突出的票房吸引力是大公司竞相参与的重点。而且周星驰加徐克的导演组合也被业内称之为“王牌”。但是,这部影片被其他四部影片“围剿”。而且从影片的主演阵容来看,自预告片出炉后便广受诟病。


虽然据猫眼专业版显示,该片的预售票房达到了6131.3万,这几乎是《大闹天竺》和《功夫瑜伽》预售票房相加的成绩。但是从大年初一的预排片来看,34.5%的市场份额并非优势明显。而且这部影片取得高票房的决定因素在于如何在后期保持良好的口碑走势,毕竟从《西游:降魔篇》到《美人鱼》,周星驰执导的影片口碑走势在下滑。再加上这部影片面对的市场压力和主演口碑,让其票房走势具有了更大的不确定因素。


2

光线、文投“风格”延续,各出其招?


光线在2016年全年票房成绩突出,去年春节档参与投资的《美人鱼》赚的盆满钵满。而在今年春节档中,光线传媒布局《大闹天竺》“钱景”也被广发看好。


这部影片受王宝强离婚案影响,知名度颇高。在《西游:伏妖篇》进驻之前,一度是春节档期间最被看好的影片。而且王宝强喜剧向来口碑较好,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拥有者较高的口碑。从春节档的票房贡献来看,三四线城市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进一步提升。而且光线传媒此前投资的《泰囧》、《港囧》在票房成绩上表现尚佳,这类作品普遍受到市场青睐。《大闹天竺》在喜剧风格上似乎和前两部作品较为接近,这都有利于这部作品的票房发力。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7/ede080e7a47967ffcda1a7abbcf47491x550x309x43.jpeg


《大闹天竺》60天50城的路演活动,也极力为影片成功预热。对于光线传媒而言,为了进一步对抗《西游:伏妖篇》,旗下的诸多资源势必也会为《大闹天竺》保驾护航。预售票房高涨位居次席,光线主控的猫眼影业不仅是该片的发行公司,也是该片的出品方之一。春节档“押宝”,能否为光线传媒打响头炮极其重要。


《功夫瑜伽》是由北京太合娱乐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耀莱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的中印合拍功夫喜剧。此前《大唐玄奘》成功替内地“申奥”,这部影片是中印友好交流题材的第一部。剩余两部作品同为喜剧作品,风格类似,集结在春节档直面较量势必也有不小的话题,


而作为文投控股旗下耀莱影视的重要作品,这部影片承载的压力似乎并不小。因为成龙和耀莱影视的“合作”关系,耀莱一直以来都是成龙电影的重要参与方。“成龙系”成为了耀莱影视出品影片的重要一项,春节档票房好坏对于耀莱影视全年的资本动向或许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耀莱影视最为有利之处在于院线资源可以为这部影片适当倾斜,而且从影片风格和预售票房来看这部影片仍然具有十足的竞争力。


3

博纳、乐视为何新年压力大?


此前,《绝世高手》高调宣称定档春节,与周星驰直面对抗。随后《乘风破浪》“压哨”入局,也让《绝世高手》改档暑期。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举动疑似是博纳影业在背后布局。《乘风破浪》无论是主创阵容还是知名度,都在《绝世高手》之上。


目前的春节档,影片在市场份额的多少除了背后公司的作用外,影片的知名度大小带来多大的钱景变得十分重要。而韩寒上一部作品《后会无期》一举拿下6.28亿票房,成绩喜人。其中“文青式”营销甚至成为了中小成本电影宣传营销的模板。在竞争更为激烈的春节档,韩寒势必也希望《乘风破浪》更进一步。但是,此前双生主题曲的“心机”发布引发不满,许多人认为片方口中的“失误”是一次赤裸裸的“直男”营销。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7/11b0d1bbbc3f6047996ef4767506b56ex440x587x42.jpeg


如今,对于影片主题曲“直男癌”的批评仍然没有停止。而这部影片的女性受众恰好是预售排片前四的影片中占比最重的一部。时间紧迫,如何平息女性观众的“愤怒”而且保证影片的质量变得十分关键。


去年,博纳影业的片单被公认为五大民营影市巨头质量最高的。其中8部引进片取得20亿票房的情况下,豆瓣均分达到了7.3分。但是在国产电影中豆瓣均分仅为5.08分,与“高举高打”的引进片差距明显。虽然韩寒处女作《后会无期》豆瓣评分为7.2分,但加上此次“直男癌”主题曲风波和韩寒影片过于文艺的普遍印象,博纳影业的压力不小。


作为春节档最为重量级的国产动画《熊出没:奇幻空间》出品方中也有华强方特和乐视影业两家上市公司。2014年《熊出没之夺宝熊兵》,取得了2.48亿元累计票房;2015年联合投资《熊出没之雪岭熊风》,获得2.96亿元的累计票房;2016年联合投资《熊出没之熊心归来》,斩获2.88亿元累计票房;三部影片豆瓣均分为6.6分,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都相对稳定。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7/3d5d988b9c448876da2bf1e859ea8ceex1000x1500x362.jpeg


2016年动画电影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了各年轻段电影受众的“新宠”。再加上“熊出没”IP在主题乐园、动画片、衍生品方面的持续发力,作为新三板公司华强方特旗下“熊出没”IP动画电影的第四部影片,这部影片的票房成绩也值得期待。


只是今年开画的动画电影票房缩水严重,尤其是国产动画口碑不佳。再加上国产动画一直无法改变的低幼化创作方向,历来的受众局限明显。大年初一当天,《熊出没:奇幻空间》的预售票房处于五大影片末尾,虽然总体预售票房超过了《乘风破浪》,但也可以看出这部动画想要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并不容易。


按照往年春节档的票房走势来看,前四名甚至前三名才会成为最终的赢家。如今加上提前开画的《健忘村》,春节档首日六部影片势必会有两部影片掉队。如今经历了万达“撤出”后,《健忘村》在市场排片份额进一步缩小,而《乘风破浪》和《熊出没4》的争夺也空前激烈。


剩余三部影片,各有各的招牌,但也各有各的问题。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今年春节档竞争激烈,但想要达到去年《美人鱼》《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和《澳门风云3》分别斩获33.9亿元、12亿元和11.18亿元的成绩可能性并不大。


春节档四大种子选手早早开启了票补狂潮,“消失”了大半年的票补集体回暖。《大闹天竺》在猫眼上全面开启了9.9元,淘票票限时8.8元的抢票活动。《西游伏妖篇》主打淘票票的8.8元,猫眼9.9元辅助推进。《功夫瑜伽》有淘票票8.8元,百度糯米6.6元的加持。而《乘风破浪》则是开启淘票票12.8元的活动。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目前春节档首日预售票房达到了1.5亿。而业内人士认为,仅票补就可贡献3亿票房的产出。即便各大上市公司手握优质的“头部资源”,但是春节档的竞争相当惨烈。想让最后的票房成绩和野心相匹配,各大公司势必也会“火力全开”,为各自押注的影片增加砝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