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岛鹅尾山神石园





























形成于鹅尾山海蚀崖上的海蚀槽沟,槽沟长约70米,宽约1.5米,由沿走向南西2150节理破碎带侵入的辉绿岩岩脉及花岗岩围岩组成。因辉绿岩抗海水化学风化能力比花岗岩弱,在化学风化和海蚀等一系列风化作用下,沿辉绿岩岩脉差异侵蚀形成槽沟。岩脉中分布一系列平行围岩接触面、因冷凝收缩形成的原生节理,进一步削弱了辉绿岩的抗风化能力,约形成于0.41万年前,形如一条苍龙欲跃入大海。




雾海寻灯












相传雷神斗鲤鱼精时,打的天崩地裂,龙太子受到惊吓现出了龙形,跃向大海,尾巴将岩石劈开一道裂口,形如门状而得名。妈祖出海救难,就是从这里出发的。









形成于鹅尾山海蚀崖上,沿花岗岩中一组发育密集、分布均匀的走向南西2250节理与走向南东1150节理、释重节理经海浪差异侵蚀作用形成。因节理破裂面抗侵蚀能力比较弱而形成一道道凹槽,状如一本本巨著,约形成于0.41万年前。
相传妈祖博览群书,精于天文、地理、医术等,用所学的知识,为民众解忧排难。在她羽化升天后,把书籍化成一本本石书,典藏在峨尾山,以传后人。
后一篇:天妃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