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岛妈祖祖庙--妈祖文化的起源地

妈祖庙,即“湄洲妈祖祖庙”,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始建于北宋雍熙四年(987年),是妈祖文化的起源地。
湄洲妈祖祖庙是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现存建筑多为清代结构,妈祖庙建筑群以前殿为中轴线布局,依山势而建,形成了纵深300米、高差40余米的主庙道,从山门、仪门到正殿由323级台阶连缀两旁的各组建筑。在祖庙山顶,还建有14米高的巨型妈祖石雕像。湄洲妈祖祖庙建筑群主要由正殿、
寝殿、 圣父母祠等组成, 经历数次重修扩建才有了如今的格局。
湄洲妈祖祖庙包括西轴线和南轴线两大建筑群,西轴线有牌坊、长廊、山门、圣旨门、钟鼓楼、正殿、寝殿、朝天阁、升天楼、佛殿、观音殿、五帝庙、中军殿以及爱乡亭、龙凤亭、香客山庄、思乡山庄等大小建筑3处。南轴线建筑群有寝殿、敕封天后宫殿、庑房、献殿、钟鼓楼、山门、牌坊、天后广场、天后戏台等大型建筑。整个祖庙群殿阁纵横。2006年5月25日,妈祖庙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妈祖庙入选“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储备遗产点名单。
瞻仰妈祖祖庙是我自驾环游福建的第七站:莆田市。2025年9月16日13:30结束妈祖祖居的游览,驾车前往
莆田市秀屿区山亭镇文甲村轮渡码头,购船票(92.00)乘坐14:20轮船登上湄洲岛。入住湄洲岛屿居里民宿。
一般钟鼓楼在献殿或正殿之前左右对称排列,为守庙人早晚做功课和进行祭祀时击鼓鸣钟表示礼敬。清康熙二十二年敕建湄洲天妃宫正殿,蒋维锬先生提出:据《天妃显圣录》等记载,康熙二十一年(1681),清廷决定发兵平台,福建总督姚启圣曾差官到湄洲祖庙致祝许愿,“恳祷阴光默佑,协顺破逆”。并特委兴化府知府苏昌臣“到湄设醮致祭,随带各匠估置木料,择吉起盖钟鼓二楼及山门一座”。

正殿,明永乐初(1403年)郑和奉旨遣官建造,原为朝天阁,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闽浙总督姚启圣获妈祖保佑建功而扩建祖庙时,把朝天阁重修并改为正殿,为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抬梁结构建筑。

位于中轴线最高点和正殿的左前方,1989年7月重建,阁内挂台湾鹿港天后宫的黑面妈祖影像。如民国莆田诗人林弼
《湄屿潮音》:“孤屿潮音激不停,千番巨响自泫然。朝天阁上倚栏望,滚滚波涛接碧天。”刘福铸教授《论福建妈祖诗咏的海洋文化特色》说该诗作者叙登祖庙朝天阁,倚栏远望,孤屿潮音,浪涛接天,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描绘出海天瑰景。

前一篇:妈祖故居--妈祖信俗的发源地
后一篇:湄洲岛鹅尾山神石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