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2025-09-26 18:12:59)
田螺坑景区主要包括田螺坑土楼群、裕昌楼(东倒西歪)、塔下村三个景点。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上阪村田螺坑自然村,距县城60千米,座落在海拔787.8米的湖岽山半坡上,是黄姓客家人的小聚落。
田螺坑土楼群是典型的客家土楼,从建筑结构上就与闽南土楼的单元式结构相区别。田螺坑土楼群主要由一座方楼、三座圆楼、一座椭圆楼组成,分别是步云楼、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文昌楼,方楼步云楼居中其余4座环绕周围。田螺坑土楼群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次序建造,因其独具特色的建筑形体组合。田螺坑土楼群由方形的步云楼和圆形的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椭圆形的文昌楼组成。方楼步云楼居中其余4座环绕周围,依山势错落布局,被人们戏称为“四菜一汤”。被中国古建筑保护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称为“世界建筑奇葩”,田螺坑土楼群建筑组合是福建客家土楼群的典范。
2001年5月,田螺坑土楼群作为福建土楼的一部分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2008年7月7日,包含田螺坑土楼群在内的福建土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游览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群,是我自驾环游福建的第四站,9月14日8:00结束高北村永定土楼景区,继续沿省道行驶,前往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上阪村田螺坑土楼群。于8:50到达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上阪村田螺坑观景台:
田螺坑景区: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上观景平台: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四菜一汤”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和昌楼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步云楼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瑞云楼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文昌楼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振昌楼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裕昌楼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0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聚德楼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1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塔下村裕昌楼:
  裕昌楼(又称“东倒西斜楼”)是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下版村的著名土楼建筑,与塔下村属于邻近村落关系。 该楼建于元末明初(约1368年),高5层、18.2米,每层54间,共270间房,中间设有观音庙。其最大特色是建成后不久回廊木柱开始以15度倾斜,历经数百年仍屹立不倒,被称为“东歪西斜楼”。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塔下村顺昌楼: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塔下村石龙旗杆:
德远堂前竖立24支高过10米的石龙旗杆,是中国古姓氏祠堂现存石龙旗杆最多的一处。石龙旗杆是客家特有的建筑形式,若是族中有人取得了科举功名,村中都会在家庙的半月池周围竖立石质的旗杆以示庆祝。根据功名的级别高低和文武区别,石龙旗杆的长度、底座的样式和杆身的雕刻都有区分。石龙旗杆最初的意义是激励子弟用功读书,考取功名。石旗杆底座有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柱身中段镌刻立杆的年代,旗杆主人的身份、辈序、姓名;顶端多有雕饰,若是旗杆主人做了文官,旗杆顶端便雕上“毛笔”,若是做了武官,便镌刻坐狮。大部分旗杆是一人一杆,但也有两人甚至三人同立一杆的,有一家祖孙三代一共立了5座旗杆。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德远堂:
德远堂坐落在村庄东面山坡下,坐北朝南,背靠青山,面向溪流,属于“二进建筑”。大门两边各摆着一个大石鼓,石鼓屏风穿凿雕刻着二十四孝传统人物塑像。屋脊上的各色瓷片剪黏的浮雕,有三国志、八仙、封神榜等历史流传人物,有龙、虎、狮、麒麟、凤凰、雉鸡等珍禽名兽;有牡丹花、山茶花、兰花、菊花等花草。大殿横梁上镌刻着朱熹的警句:“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大厅两边红柱上写着张翱作的取材于张姓家族历史名仕的一对长联:“得姓由轩辕大儒一人铭垂二篇扶汉三杰功高四相敕封五虎博物六史貂冠七叶犹是清河旅派,扬名显奕祀位列八仙鼎甲九成平兴十策忍书百字金鉴千秋青钱万选道灵亿尊依然文献宗支。”上下联78个字嵌入“一至十百千万亿”数列,含14个典故,其中“忍书百字”是唐代张公艺九世同居的家范。德远堂前是一口半月形的池塘,池塘前边两侧石坪上耸立24支高过10米的石龙旗杆,这24根石龙旗杆,是中国现存最多的石龙旗,是罕见的石龙旗杆。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福建土楼(南靖田螺坑土楼)--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