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英语课堂导入研究结题报告

(2017-03-02 19:51:18)
分类: 课题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导入研究

结题报告

沙道子小学 方晓兰

由于我们沙道子小学是一所基层学校,有很多的硬件设备还不是很先进,教学环境相对落后,好多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学生没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加上英语的课时少,孩子们的英语水平相对较差,鉴于这些原因,我也从教学方面不断地总结经验,加强相关理论学习,不定期地出去培训,提升自身素养,见此机会对《小学英语课堂导入研究》这一微型课题进行研究,本课题在2016年4月立项,通过这一年来的研究,我将研究的结果做一下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小学是培养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课堂又是接触英语的宝贵机会,应该高效利用课堂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快乐。然而多数英语课堂枯燥无味、效率低下。新《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提出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型教学的目标,想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进行有效教学就必须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发展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众所周知,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兴趣易激发、易减退,一堂四十分钟的课,确实很难做到始终如一,尤其在课临近结束时,特别容易分散注意力,降低课堂效率。因此,教师要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导入环节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小学生能够在四十分钟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当然了,教师不能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更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二、课题研究的界定

一堂好的英语课离不开良好的课堂导入,开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个好老师应该知道怎样吸引学生进入课堂,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班”。老师导课成功,能吸引学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为整堂课的教学效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依据新课标、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及教学观等,以课堂新颖的不同导课法为切入点,以新的教育思维为先导,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框架,要想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就必须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做好导课环节工作,逐步实现轻负高效的有效教学,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建立起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为以后深入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要照顾到所有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面向全体,又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尤其是照顾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在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合作性学习和课前导入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学生英语缺少大环境的前提下如何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学习,在教学中遇到困难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改变教学观念,树立信心探讨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和方式。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

英语教学导入在整个英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节课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导入,整堂课都有上的很轻松,学生学习气氛浓,教学效率高,学生掌握的程度也很深。

    (一)通过研究,可以将课堂导入有效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创造性地拓宽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促进个人的专业化成长,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

(二)从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征出发,创造不同的导入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与能力。

(三)探索有效课堂的教学导入模式,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创新地加入现代化元素,有效地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整合,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开展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导入的研究,依据新课标标准,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研究教师应该风格教学,它能体现教师幽默风趣的导课教学风格,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具有一定的英语学习能力,从而不断打造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

   (三)研究不同的导课教学,激发课堂气氛,新颖生动的导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愉快、轻松的学习情绪,让学生更容易学习英语,体会学英语的乐趣。

(四)研究现代化的导课教学模式。21世纪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带来了教育形式和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对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想体现真正的导课教学效率,对于我们沙道子小学这所落后的传统的基层小学来说值得研究,真正让教师体现在现代化的信息教育教学当中。

(五)研究学生情感态度的转变。由于学生在学英语的过程中慢慢会对英语失去兴趣,除了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理论、教学素养、教学方法外,更应该关注到每位学生,真正贴近每位学生关心他们,研究他们的情感转变的原因,研究这些学困生为什么会退步,是什么情感转变导致这些恶性循环的延续,这是我们教师研究这一课题必不可少的内容。

六、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设计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优秀组与一般组的对比,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情况进行调查,来了解学生对课堂导入的一些看法与现状。

(二)行动实验法

在教学中对不同的学生进行评价,根据课题制定的方案开展行动与研究,不断地总结,发现问题,及时完善不足之处,通过分小组的实施来证明本课题研究的有效性。

(三)案例分析法

通过对个别学生尤其班里典型的学生作为观察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评估分析,比较前后的学习效率,得出最后的结论。

(四)经验总结法

通过在教育教学与研究这一课题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得出对英语教学中导课环节的价值体现。

(五)观察法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细致地观察,直接记录学生对课堂导入内容的兴趣、认知程度,记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研究课题的有效性。

七、课题的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6.2-2016.4)

 1.加强理论学习,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和相关理论的文献。

 2.多听教育专家的讲座,多听优质课,吸取教学经验。

 3.进行问卷调查,在课题研究前进行英语水平调研测试。

 4.确定研究思路,制定活动的实施方案,对课题展开研究。

(二)实施阶段(2016.5-2016.10)

 1.开展相关的有效教学研究,收集实践中的资料和数据。

 2.实施课题的研究方案,根据相关理论和调查问卷,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不断地补充和改进,制定月活动安排。

 3.进行观摩研讨,总结小学英语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4.不断反思,总结经验,调查评估,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论证实验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撰写研究案例,研究论文课题。

(三)总结阶段(2016.11-2016.12

 1.整理完善各种材料与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2.通过是实施阶段的研究,对学生做一个后期问卷调查,并总结研究的显著成效。

 3.对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提炼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

八、课题的研究成果

通过一年的探索与研究,总结了一些心得,现将其整理记录下来,希望能够对以后的教学起到指导性作用,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课堂导入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如何导入,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导入方式。在调查中我发现课堂导入对学生整堂课的学习积极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现将我研究的一些成效总结如下:

   (一)通过理论学习的过程,对课堂导入环节有了更深的理解,知道在课堂上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够达到高效课堂的预期目的,使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通过理论学习的过程,对课堂导入环节有更深的理解,知道在课堂上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够达到高效课堂的预期目的,通过实践,初步形成自己在教学上的一套理论模式。

   (三)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由于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了明显的转变,由此带来的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联系得到了沟通,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提高,学习的差异得到了尊重,学习的空间得到了拓展,学习的潜能得到了开发,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了培养。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意识得到了明显的转变,课堂的有效性得到了提升。

   (四)我所研究并实验的英语课堂导入方法在课堂上得到了一定的成效,学生也都从传统的、单一的学习状态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状态,有效的导入方法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五)重难点问题早渗透。

在进行新授课的教学时,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重点、难点知识,我采用早渗透,增加学生的感知频率的方法进行。简单说来就是在学习某个重点或难点知识之前,我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对它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这样在真正开始学习这一知识点时,学生就不会觉得太突然,会觉得很自然。

九、存在的问题和启示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总是用老式陈旧﹑单一乏味的方式来导入新课,导入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一堂成功的教学课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导入活动。当然,生动活泼﹑简洁明快的导入设计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切忌不要为了导入而导入。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研究过程中做的许多工作没有及时记录并进行上传,这使得研究的资料不够全面。其次,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理论知识还是相当匮乏,这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再次,在研究过程中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研究还不够深入,在这方面还需要继续进行探索与研究。再次,就我们沙道子小学而言,每周开设三节英语课,知识内容多,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达到负荷,加上缺乏语言环境,小学英语教学成效面临很大的挑战。课时不足严重制约小学英语教学的长远发展,值得我们进一步讨论和研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