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亲营造的完美让孩子遭遇不完美

(2024-01-22 06:34:46)
标签:

根据子女年龄特征和个

做“现实的家庭教育”

分类: 婴幼儿家教故事

母亲营造的完美   让孩子遭遇不完美

      家教故事:娜娜刚上幼儿园,却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说幼儿园小朋友们总是吵架,不是好孩子,自己不愿意和坏孩子在一起。一个小女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原来,娜娜的妈妈是知识分子,说话做事处处讲个体面。她认为这样才能维护完美的形象,营造完美的生活。但是,生活并不完美,居家过日子更是难免纷争。于是,为了讲究体面,为了维护完美,夫妻冲突起来她首先是隐忍,实在忍不住了,就紧紧地关上房门吵架,不让孩子看到。妈妈平时给孩子灌输的都是,吵架不是好孩子,吵架的孩子没人喜欢。

家教分析:故事《母亲营造的完美   让孩子遭遇不完美》说的意思是,完美的家庭造就不完美的孩子,这听上去好像有的荒唐。仔细分析就会觉得很有道理。就像故事中所说,“生活并不完美”,表面上看是《母亲营造的完美  让孩子遭遇不完美》,实际上,其中的“完美”恰是“不完美”。故事中母亲的不完美在于:

首先,“说话做事处处讲个体面”。《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规范》指出,要“根据子女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实施家庭教育”,你说话做事处处高大上、讲体面、追求完美,很少有稚嫩、童趣和少儿生活气息可言,这根本谈不上“根据子女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实施家庭教育”,这种违反儿童发展规律的家庭教育,儿童听不懂、理解不了,效果事与愿违就在情理之中了。还是北师大钱志亮教授关于家庭教育的说法实在:最舒服的亲子关系,是可以经常说‘废话’

其次“ 紧紧地关上房门吵架” 当然要避免成人的冲突给孩子造成消极的影响。但是,有些母亲即便与丈夫发生争执也躲在屋里吵,仍要在孩子面前假扮和谐。可是孩子不是傻子,再小的孩子都很敏感,都能感受到母亲掩藏在和谐背后的痛苦。面对母亲的假扮和谐故作完美,孩子会感到困惑,失去了学习面对不完美的机会,难以形成面对不完美的能力,就会出现各种适应性障碍。于是,难以适应生活成了孩子心灵上最大的不完美。

第三,“吵架不是好孩子,吵架的孩子没人喜欢”。母亲的这种不加分析的武断评判,一定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养成做事不加思考非黑即白的思维习惯。正如故事中所说的那样:“说幼儿园小朋友们总是吵架,不是好孩子,自己不愿意和坏孩子在一起。”其实孩子吵架不仅不能说明孩子是坏孩子,而且搞得好了,恰是孩子学习进步的一个好机会。一个孩子对自己和对其他孩子从小养成这种思维才对。正如《正面管教》所云:“也许我们能听见一个大人对孩子这样说话该有多好:你犯了一个错误,太好了!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老祖宗也在几千年前就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这种把错误视为学习成长机会的心态的孩子才能具有成功适应、面对和驾驭现实生活的技能。

       家教启示:故事《母亲营造的完美   让孩子遭遇不完美》启示我们,你没有必要为了改变孩子的生活而把自己变成超级家长,即使你自己不绝对完美也没关系。父母和孩子一样,都是独立的、独一无二的个体,各有各自的思想,一方不可能完全依附于那一方,吵架才是生活的常态。理不辨不明,孩子在家要有看到激烈的争吵、辩论、冲突、不理智的机会。对人对事要多陈述事实,少给“不是好孩子”之类的评判,没有绝对的对错,遇事要辩证的分析,不要把人看死,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和产生的感受都不一样,绝对完美主义是没有的。与其给孩子假造一个脱离社会的“真空环境”,不如让孩子慢慢懂得不完美才是生活的本色,有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生活和自我保护。比如《德国家庭62条教养规则》中就有一条,“让孩子了解社会的黑暗面,学会自我保护。”他们要做“现实的家庭教育”。

作为家长要明白,家长有些平常的冲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缺乏化解冲突的智慧和胸襟。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吃一堑长一智”,意思是把犯错误看做一个学习长智的机会。如果家长把犯错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如果家长把犯错看成是一件坏事,在虚荣心的夹持下使得为自己所犯错承担责任就变得困难多了。所以古人把犯错看成是学习成长的机会是比较睿智的。它使得犯错者容易承认错误,真诚道歉。认错和道歉的力量往往是巨大的。大量的事实无不证明,当一个人向另一个人诚恳道歉时,被道歉的人的回答大多是说:“没关系,妇人(或孩子,或爸爸,或老师),敌意、不尊重、生气、憎恨会随着一句“对不起”得到原谅,使在充满敌意、被情绪左右、非理性状态下很难解决的问题得到解决。其实,冲突,成功地化解冲突,即给孩子一个真实的生活,又给孩子树立一个坦然面对冲突、巧妙化解冲突的榜样,冲突、正视冲突、化解冲突也是很好的家庭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