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像激励学员一样激励孩子(下)

(2023-12-13 05:47:00)
标签:

家庭教育

像激励学员一样激励孩子(下)

家教分析:故事《像激励学员一样激励孩子》中的教练能对学员温暖鼓励,诲人不倦,不厌其烦,却对自己的孩子急躁粗暴,无情打击,不择手段,这种现象与学校里的一些教师类似。正如中国教育报刊文:《教师子女教育容易“灯下黑”?》有资料显示,家庭教育质量最差的三个职业分别为警察、军人和教师,其中教师名列前三。作为教师,其职业是教书育人,是教育的专业人士,表面上看,应该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与其他行业相比,家庭教育也应该术业有专攻,具有专业水准,其家庭教育水平和质量应该排在最好的前三才对,其实恰恰相反,被教育媒体称为“灯下黑”。现实生活中,管得好自己的下属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现象不只有“教练”和教师,对各行各业留心观察不难发现,这种现象政界、商界、军界等都有存在。许多在职场上业绩闪亮的父母,甚至是成功人士,但在教子方面却存在困惑、烦恼、不安和焦虑,有的甚至出现家庭教育的严重失败,把孩子“培养”成“败家子”“啃老族”“白眼狼”甚至是“罪犯的并不鲜见。细心思考一下,一些大老板,那么大的团队都能带领,那么多的员工都能说服,一些老师,那么多的学生都能诲人不倦,耐心引导他们走向成功,为什么就无法驾驭自己单纯的孩子呢?骨肉亲情就无法相处呢?问题出在父母身上,他们对领导、对员工、对学生有耐心,能包容和体贴,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理性地思考和处理一切问题。回到家里,似乎繁忙艰苦的工作耗干了所有耐心和耐性,再面对生活中的吃喝拉撒等现实的问题时,不胜其烦,孩子的一点点小问题都有可能引爆这座蓄势已久的火山。对自己亲近的人比对社会上一般的人更容易非理性、粗暴的对待,这似乎是个规律性的现象。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缺乏耐心是最普遍的、最有共性的、最重要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教练也好,教师也好,社会各界人士也好,只要你能够从耐心这个家教之“”开始做起,倒逼自己提升对孩子教育重要性认识之“”,真正要求自己做到像对待下属或学生那样,以理性的、耐心的态度地对待孩子,必然会激发你做必要的学习、思考和探索,提高教育素养。这样,不仅能解决耐心问题,而且其它容易伤害孩子的言行举止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关于学习资料,笔者最欣赏中国教育报的文章:中国教育报:《教师子女教育容易“灯下黑”?》虽然题目讲的是教师的家教问题,但其他各界人士特别是成功人士也有参考价值。人人都要当家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兴趣了解更多家庭教育知识的家长不妨点击链接:中国教育报:教师子女教育容易灯下黑”?_半月谈网,阅读这篇文章及类似的文章进行学习、探讨、思考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参考实践。

家教启示:故事《像激励学员一样激励孩子》的一个要义是,建议家长树立重视孩子教育的思想观念。笔者非常认同《故事》作者的观点。重视孩子教育就要投资认知,端正认识,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孩子教育和自己的工作、事业等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作为家长,我们总在说忙忙忙,要工作,要应酬,仿佛理所当然地忽略了孩子的成长,没有心思管孩子造成缺乏教育孩子的技能,当孩子出问题时就靠想当然、信口开河、甚至不择手段,盲目粗暴应对,结果往往是孩子受到的不是教育而是伤害,事与愿违。家长必须高度注意,孩子的教育问题根本不可能等着我们来弥补,只要稍微有点忽略,孩子的成长就会走歧路。对于年幼的孩子,有些毛病一旦养成,需要我们花费很多精力来改正,甚至根本无办法纠正。“孩子教育和自己的工作、事业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家庭教育有识之士从正反两方面经历中达成的共识。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认可的李嘉诚的名言:“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妇人的看法也有不少人高度赞同:“我认为,女儿在学校表现出色,原因之一是我这个做母亲的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把握平衡,”米歇尔说,“我虽然工作繁忙,但一定会挤出时间打理家务。”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詹姆士·杜布森博士也曾说过:“我们永远都不应该忘记,在儿童所生活的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上,要成熟长大会遇到多少困难。我们应该花一点时间去倾听、去关心、去指导这样的年轻人。这或许是你人生的最佳投资。”

现实中值得家长注意的是,许多父母经常搞各种投资,却忽视了子女教育方面的投资。这里所说的投资,不仅仅是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学习班,而是父母能静下心来,放下所谓重要的事情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首先就要学会倾听,最主要的是要有耐心才能达到有效地倾听,这是父母走近孩子的一种主动的行为和方式。倾听孩子内心的情感和渴望,倾听孩子内心的苦与乐、悲与喜,并在适当的时机给予积极的回应、必要的帮助和及时地肯定,你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感受孩子的内心的冷暖。其次,沟通是赢得良好人际关系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与孩子相处也是人际关系。拿出在职场上的沟通能力与孩子沟通,用心而真诚地陪伴孩子,孩子也会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温润和爱,他一定会向你敞开心扉。父母要吸取《故事》中当教练的家长的教训,理性帮助子女确定学习成长目标,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否则容易导致失望。就像那个驾校教练,他如果用对学员的宽容度与儿子相处,他不仅能获得快乐的亲子情感,而且儿子的学习成绩也会很出彩。一个人内心愉悦,学习的劲头和爆发力自然强大。亲爱的家长们,像“激励你的学员一样激励你的孩子”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