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吃苦非祸是福

(2023-10-20 05:50:18)
标签:

家庭教育

分类: 婴幼儿家教故事

吃苦非祸是福

家教故事:据报载,河南一个个体老板6岁的独生子自从上学那天起,便雇请了两个佣人护送,就连孩子上厕所也得由佣人伺候着;浙江某市一名9岁孩子,有一年过春节,父母一次就给了5000压岁钱;某大款一次将15万元人民币存入还在上小学的儿子名下,这个小学生就花钱雇同学替自已背书包,雇强壮的同学做保镖护送自已到宾馆吃饭;一个十岁小学生竟不知剥吃鸡蛋;一次山东济南市某小学在·妇女节来临前搞了一次负重感母恩活动。为了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父母养育儿女的艰辛,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特意让孩子们背上十来斤的负重包,像当年母亲背着孩子那样负重远行。谁知,有的家长都悄悄地把孩子负重包里的重物换成了海绵;某校举行野炊活动,家长给孩子的背包塞满了各种零食、饮料,说:我们家的孩子在家从来不要做饭的。;学校集会听报告,站着听不到一节课,竟然晕倒两三个。这听起来好像是天方夜谭,令人匪夷所思哭笑不得。但这正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事实,并且绝非个例。

家教分析:不少人都在说:现在这些孩子是泡在蜜罐中长大的。我们这些勤俭的家长包办孩子的一切,为孩子安排一条在家长看来笔直又笔直的前程,不让孩子有一点委屈与闪失,殊不知这对孩子的成长是种更大的伤害。对于孩子的成长吃苦也是一种福,它能磨练孩子的意志,锤炼孩子的能力。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说的正是这个理。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近来流传一句民谚:再富不能富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乍一听,我们父母很懂得让孩子吃一些苦、受一些难才能成才的道理,可是,正如上述案例,一旦到了实际行动中,这种理智便会让位于儿女情肠和慈爱天性,下不了狠心了。知道做不到,不仅在家长(包括一些高学历家长)那里如此,在老师、学生那里也并不鲜见,这是许多家长家庭教育收效甚微每每失败甚至酿成悲剧的主要原因。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一个形象的比喻那样: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已的幸福,这就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这种可怕的礼物,可以这样来比方:如果你想毒死你的孩子,那么你就给他饱喝一副足量的你个人的幸福,于是他就被毒死了。

  家教启示:作为家长,要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必须变“知道做不到”为知行合一。既然知道故事所倡导的家庭教育理念:《吃苦非祸是福》,我们在实际行动中,就要多学习探索一些具体的成功或失败家教案例,结合自家孩子的实际加以灵参考运用,保证孩子营养均衡,舍得让孩子参加一些艰苦但适宜的强心健体的具体活动,使孩子形成阳光心态,磨练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就要下“狠心”力避故事吃苦非祸是福》所列举的以及与之类似的种种弊端,教育引导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在出力流汗中体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增强各种生活技能、价值感和责任感;建议尝试一些国家已经悄悄兴起了的冷面教育。这种所谓多给孩子吃些维生素N“N”即指NO的做法,就是要家长在关键时刻上,硬起心肠,收起微笑,敢于拒绝孩子,善于说“不”,让他独自面对世界,吃一些苦,去拼去闯去奋斗!韩国的不给子女留遗产运动,日本的吃苦必修课,都基于这条冷面理论。富甲一方名闻天下的美国洛克菲勒家族更值得借鉴,每一个年满7岁的孩子都有一个特殊的记帐单。要求孩子把零花钱的出入、花费记得清清楚楚。并且洛克菲勒无偿发给孩子们的零花钱是十分有限的,每周1美元50美分,并遵循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自由支配,三分之一储蓄,三分之一捐助慈善。孩子们要想得到更多的钱,就必须用自已的劳动去挣。由此,这份记帐单让孩子们养成了节俭的美德,养成了孩子独立生活意识和劳动本色,这为他们日后靠自已双手开拓自已事业奠定了精神力量和人格基础。洛克菲勒家族的教子方式,难道对我们那些为孩子雇请佣人陪伴上学的父母,那些大把大把地给孩子压岁钱的父母,不是一个警示吗?勤俭持家、教子有方、家风严谨,被世人公认为洛克菲勒家族能富甲一方、长盛不衰、打破“富不过三代”怪圈而名闻天下的重要秘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闭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