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品质决定学习品质(中)
家教分析:上面的故事能给朋友们一些什么启迪呢?
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家长对生活品质和学习品质的关系认识不到位,甚至一部分人认为两者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在咨询中,不少家长总是说孩子学习习惯有多么不好,学习成绩是如何糟糕,却很少有人谈及孩子生活习惯。他们并不知道,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生活品质会对学习品质产生决定性影响。更没有人知道是自己的生活品质影响了孩子的生活品质,进一步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品质,以致孩子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故而学习成绩不理想。
不是吗?粗枝大叶的人把这件事做不好,也往往把另一件事做不好;细心、用心的人能做好这件事情,也能做好那件事情。同样的道理,生活上毛毛糙糙的人,学习上很难不马虎;生活上懒散的人,学习上也不会勤奋;生活上没有规矩的人,学习上也不会有章法。人的行为风格是统一的,不能简单被割裂开来。一个人的思维习惯已经形成,就很难改变,生活品质往往会无意识地迁徙到学习上。
正确的事情不分大小,错误的事情也不分大小。面对生活中的琐碎事,好多人往往不用心去做。比如:吃完饭不收拾碗筷;用过的东西随手乱放;出门不随手关灯;上完厕所不放水冲等等。这些事情,在很多人眼里是小事。其实,正是这些小事,反映出一个人的生活品质,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质量。
有一句比较流行的话:“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在很多人眼里无关轻重,人们往往不愿在细节上花费心思和精力,其实这是舍本逐末。海尔总裁张瑞敏说:“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管理大师汪中求说:“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聊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这就是细节的魅力,是水到渠成后的惊喜。一屋不扫,可以扫天下?”一个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想做好大事是痴人说梦。只有把各种小事都做得非常漂亮的人,才能办成大事,办好大事。
一个孩子不注意生活中的小事,日积月累,身上的坏毛病必然越来越多,生活品质也越来越差。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的,生活中的负面素质必然会延伸到求知上。他的学习习惯会越来越差,知识漏洞也越来越多,学习成绩也会越来越糟糕。
父母是孩子接触最多的人,也是接触时间最长的人,所以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现实中不乏这样的现象:父母有挖鼻孔的毛病,不经意就遗传给了孩子;父母喜欢咬指甲,孩子往往不用指甲刀;父母喜欢在身上搓污垢,孩子也会染上这不雅的陋习;父母懒床,孩子大多不会早起;父母办事习惯往后推,孩子也不会一日事、一日毕;父母生活上毫无秩序,孩子不可能井然有序……
孩子天天和父母在一起,父母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反射到孩子大脑里,储存在孩子潜意识里,孩子做事时就会无意识表现出来。久而久之,不良习惯就形成了。
生活品质教育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进一步讲,是爱心、感恩心的教育;是意志力的教育;是责任心的教育;是自信心的教育;是动手能力、创造力的教育。
生活能力强的孩子,都有一定的爱心和感恩心。因为他们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生命感悟。孩子在做事过程中最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也最容易理解劳动者的艰辛。一个具有爱心、常怀感恩心的人不想有好命运都难。
一个热爱生活的孩子,往往能沉下心来做事情。通过周而复始做事,他就得到了一定的磨练;他就获得了一定的定力;他的意志就会比较坚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生活上越挫越勇,学习上也会迎难而上。任何人有了坚忍不拔的毅力,他的人生砝码将会加重许多。
能把身边的事做好,无形中就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知道对自己、对父母、对老师、对学校、对社会负责任,他知道为什么学习,为谁学习,他的求知潜能定能被最大限度开发出来。责任心是一种美德,对一个人来说是弥足珍贵的。责任心会让孩子成为处处受欢迎的人,责任心将给他的成功人生增添助力。
一个孩子总是把各种事情做得井井有条,就会得到父母的赏识,也会得到自己的认可,就会产生成就感,就会增强自信心。孩子把这份自信心带到学校,带到社会,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挫折不能战胜?
能把生活中的事情做好的孩子,动手能力肯定强。一个经常动手的孩子,智力也在被不断开发,肢体和大脑的协调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实践能力也一定强,创造能力也必然强。一个孩子具备了这些能力,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今天,你还愁他在学校不受欢迎?你还害怕他不能取得好成绩?你还愁他进入社会没有竞争力?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知道了生活品质对孩子有多么重要,我们也知道了父母的生活习惯对孩子有多么大的影响,我们更知道了生活和学习之间有着多么紧密的联系。教育无小事,生活即教育。不会生活的人,不可能会学习。由此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学习品质决定学习成绩;生活品质决定学习品质;父母的生活品质决定孩子的生活品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