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孝心教育应从小抓起

(2023-02-14 16:57:37)
标签:

家庭教育

分类: 婴幼儿家教故事

孝心教育应从小抓起

家教故事:国庆节期间,我和爱人一起到古都开封游玩,正在大相国寺游览,耳边忽然传来一位中年妇女训斥儿子的声音:“你太不懂事了,连口水都不让你爸爸喝。你走吧,想去哪去哪,我们不要你了!”循声望去,只见一名六七岁的小女孩正拽着妈妈的胳膊哭着、喊着:“妈妈,我不了,我再也不了!”听了一会儿,逐渐明白了个中缘由:原来这一家三口出来游玩,走累了,口渴了,爸爸给孩子卖了一瓶矿泉水。可是当爸爸想喝一口时,孩子却紧抱瓶子,说什么也不让爸爸喝……

目睹了这一幕,我的心不禁为之一振。这种事情的发生是个别现象吗?不!据我了解,有类似体验的父母大有人在。

我家楼上有个“二二一”式的家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男孩是家里的“宝贝蛋”,被大人的爱层层包裹着。有一天,孩子的妈妈一脸愁容地对我说:“老师,你看我家孩子可怎么办啊!”原来他家中午包的饺子还剩一碗,到了晚上她把这一碗饺子端到饭桌上,孩子的奶奶拿筷子去夹饺子,谁知孩子很快用筷子按住奶奶正夹的饺子,说出全家人瞠目结舌的话:“别动!就剩这一碗饺子,它是我的,你们都不许吃!”

前不久我还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有对年轻父母对5岁的女儿可谓百依百顺,用他们微薄的工资给女儿买最好的穿,买最好的吃,买最好的玩,广告上所说的“补品”几乎全都买遍了,立志培养孩子成才。但这孩子还是不听话、不懂事。有一次,因为爸爸没有卖的她最喜欢吃的那种山楂片,她先是不吃饭,继而把饭菜都倒到地上。母亲只是说了句“这孩子越来越不像话了”,她便躺在地上嚎啕大哭不止,直到父亲把胳膊伸过去让她咬了一口,母亲仰起脸让她打了一耳光这才罢休。

家教分析:耳闻目睹这些现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痛心,同时也感到肩上责任重大。

古语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那么孩子不孝,谁之过?我认为,家长的责任最大。造成故事中孩子没有孝心的原因常见的有两个,一个是不重视家庭教育,不注意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和技能,孩子要啥给啥,什么都不让干,立即无原则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和无理要求,误认为溺爱就是爱;一个是不重视早期家庭教育,认为孩子小,长大以后懂道理了再教育不晚,以至于孩子养成坏习惯积习难改。值得注意的是,故事中第一个家长对孩子毫不客气的严厉教育十分必要,说明他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也是孩子出问题后才被迫醒悟的,也是被动的有些晚的教育;第二个家长对孩子的不孝行为束手无策也是常见现象,第三个家长的做法令人痛心,这种做法也并不鲜见,第二、三个家长的孩子之所以造成不孝,并且其行为很恶劣,是因为,或家长根本就不重视家庭教育,或家长不重视早期家庭教育。著名家庭教育专家李玫瑾教授关于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论述非常经典:“一到六岁是给孩子立规矩的最好年龄,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没有逆反心理,对父母充分地信任和依赖。如果这个阶段家长没给孩子‘立规矩’一旦孩子到了青春期,想管也管不了,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心理最强,家长硬管不仅没有效果,而且很可能会出问题。”

孔融之所以从小就懂得尊敬父母和长辈,把大梨让给长辈,自己拣小的吃,那是其父母从他小的时候就对他进行这方面的教育的结果。这个传统家教故事至今也不失为家长家庭教育的好教材。不断见诸报端的“徐力弑母”之类的惨案,那是其父母从他们小的时候就没有对他们进行孝敬尊重父母教育的结果。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只要做父母的在孩子做错的时候,特别是第一次犯严重的原则性错误时,就要像第一个家长那样,毫不手软、毫不姑息迁就地及时给以严厉批评教育,尽最大能力预防再有第二次,每个孩子都是可造之材。

家教启示:孝心教育应从小抓起。家庭、学校、社会都不能忽视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道德教育。一定要从幼儿、少年阶段就开始高度重视孝敬父母长辈的家庭教育。这是古往今来成功人士治家教子的成功经验。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的名著《颜氏家训》中就有一句家庭教育名言,那就是教子婴孩意思是教育孩子要尽早,在婴儿时期就开始,一旦惯成毛病,要教训纠正难以奏效。

孝敬教育要主动进行。孝敬教育也要主动“塑造”为主被动“改造”为辅,在孩子没有养成不孝敬父母老人习惯时就进行教育,不能总等到孩子出问题了才教育,那样往往事倍功半。从古至今有识之士一致认为,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家长要以孝敬长辈的实际行动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比如经常在征得老人同意的情况下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长辈分享快乐、分享好吃的等,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你的孝老爱亲善举一定会被孩子模仿。比如,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逋有诗句云:孝子亲则子孝意思是:你孝敬父母,你的孩子也孝敬你。同时也要要求主动训练孩子,以增强孩子为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做孝敬他们的实事的意识和技能,并高度注意及时给孩子点滴孝老爱亲的行动以热情诚恳的肯定与鼓励。

    发现孩子有不孝敬父母老人的问题,说明我们对家庭教育不够重视不够及时。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教育有了难度,但丝毫不能破罐破摔,相信只要不放弃教育孩子总会进步的。首先要通过反思发现家长存在的“不孝敬老人”问题,反思家长对孩子是否偏心的“公平”问题、溺爱问题等深层次问题,然后弄清孩子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绝不能允许对孩子不孝敬父母长辈的行为听之任之,这是教育孩子的重中之重的头等大事,百善孝为先!什么时候发现诸如故事讲述的不孝老爱亲的问题,什么时候就要反思家长自身原因,下狠心批评教育孩子,比如,对于有随意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有的甚至打脸)等恶劣行为的孩子一定要毫不客气地给以严厉惩罚,让他们长记性,令其必须改正,并且这种教育一定要持之以恒,不到孩子养成孝老爱亲的习惯决不能罢休。这是家长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既是对家长自己负责,更是对孩子负责。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甚至造成孩子要家长的命,送自己的命。很多残酷的案例反复说明,这并非耸人听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