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富翁送7岁女儿学舞狮培养其吃苦耐劳

标签:
家庭教育 |
分类: 婴幼儿家教故事 |
千万富翁送7岁女儿学舞狮培养其吃苦耐劳
家教故事:据新华网2009年9月25日报道,“十一”黄金周在西樵山举行的“黄飞鸿杯”狮王争霸赛吸引10多支世界顶尖狮队、160多名运动员参战。在这些运动员当中,有一名年仅7岁的女孩。这名年纪最小的队员长相俊俏,皮肤黝黑,很难将她与富家子弟联系起来。其实她的父亲身家过千万,送女儿来练狮,就是希望培养女儿吃苦耐劳、意志坚强、勇于拼搏的精神,打破“富不过三代”的定律。
这名女孩名叫苗苗,在南海一间小学读二年级。在西樵山天湖公园水上擂台,近10支狮队轮番上桩演练。在这些狮队队员当中,这名小女孩特别引人注目。她身穿黑色练功服,扎着2条小辫子,有板有眼敲着铜锣。
教练说,苗苗的悟性比较高,对舞狮鼓乐有比较好的领悟力,学了1个月,就能够打准鼓点,节奏也控制得比较好,只是力度稍微差了些。意志、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刚来的那几天,非常不适应,也不肯学,又哭又闹。
“刚来的时候,我们总结了苗苗有‘六怕’:一怕出力气;二怕晒太阳;三怕吃苦;四怕出汗;五怕融入团队;六怕吃饭。一到吃饭的时间就不开心,认为饭堂的伙食差,不合口味。”黎俊汕说。苗苗的父亲每天接送苗苗,他得知情况后,打了苗苗几巴掌,并告诉她,练不好狮就不要想回家。这样苗苗才硬着头皮,慢慢适应了训练。
家教分析:和一般的家长相比,苗苗的家长是有远见的家长。一般家长往往是“见面就问学习,要啥给啥,什么也不让干。”这样的家长也许同样具有强烈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渴望,但他们大多事与愿违。其原因是他们只重视“学习”的育儿观,违背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我们可以相信,苗苗的家长肯定也重视她的学习,但不是只重视学习,而是对德智体美劳都给以重视,并且是根据各方面的不同特点,给以与之相匹配的应有的充分重视,是操作手段、用时多少、实施方法不同的重视。虽身价过千万,但并不娇惯孩子,还“送女儿来练狮,就是希望培养女儿吃苦耐劳、意志坚强、勇于拼搏的精神”。作为富人能够做到这些不容易很少见,非同寻常,难能可贵。难怪故事《千万富翁送7岁女儿学舞狮培养其吃苦耐劳》一经新华网报出立即被疯传。中国之所以有“富不过三代”之说,是因为,大量事实证明,在中国,“官二代”“富二代”成才更难,其根本原因是他们容易“娇惯奢侈”,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有的甚至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现实中,一些家长对这个古训根本不以为然,也有一些家长并非不知道这些古往今来古今中外都认可的道理,并非不知道“娇惯奢侈”对孩子成长的巨大危害性,而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想到做不到,知道做不到,说到做不到。
家教启示:作为一般家长,作为小有成就的家长,参考借鉴故事《千万富翁送7岁女儿学舞狮》中家长的做法都很有必要,都要明白,富不过三代,这不是规律,这是一种现象,这是家庭教育失败的现象。大量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像故事《千万富翁送7岁女儿学舞狮》中家长那样,有颠覆“富不过三代”魔咒的强烈的教育意识,坚持全面发展的正确的育儿观,注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精神,不仅不剥夺孩子到艰苦环境中磨练自己的机会,而且还要为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到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实践中去磨练,去谋求全面发展,不论多么富足,都可以颠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使自己的子孙后代兴旺发达,长盛不衰。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这样的成功案例并不鲜见。比如,钱镠家族,范仲淹家族,张英家族,李嘉诚父子等不胜枚举。渴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突破“富不过三代”魔咒的家长们,不仅要学习故事《千万富翁送7岁女儿学舞狮》中家长的先进做法,同时也一定要弄清支配这位家长这样做的先进家庭教育理念,相信这位家长一定对古往今来的先进家庭教育思想有所思考和感悟,也有必要吸取经典家庭教育古训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警示 ,搜索一些历史上“大家”家庭教育经典加以自觉主动学习、思考、践行,从思想根本上提高一些家庭教育远见,做到“以‘大家文化’开展家庭教育”。只有有意识地摈弃孩子教育的急功近利,先解决教育理念问题,再在理论指导引领下解决方式方法问题,才能期求家族的人才辈出长盛不衰!现实情况是,一些家长只是急着掌握具体的教育方式方法,只重视实地操作,没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不管教育方向如何,即或是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也很难自觉地、持久地、灵活地、有创造性地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对培养子女的方式方法产生疑虑、排斥、无奈甚至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