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手制15本小人书,见证孙儿一路成长(中)

(2021-03-19 11:06:20)
标签:

家庭教育

隔代教育

分类: 婴幼儿家教故事

家教分析:故事《手制15本小人书,见证孙儿一路成长选自“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优秀案例”。 为了倡导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推广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与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共同开设“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优秀案例”栏目,并面向全国读者征文。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征集的案例进行评选,筛选出50篇备选优秀案例。接下来将进入为期1个月的网络投票,最终参考网络投票结果从50篇备选优秀案例中产生的30篇优秀案例将在各大教育媒体刊登,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本案例在50篇备选优秀案例中获得网络投票“个人组”17名。这说明本案例是优中选优的作品,既得到国家级家庭教育专家的认可,又得到全国网友家长的认可,是一则具有国家级水平的家庭教育案例,对于“倡导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推广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具有较大的价值。

隔代教育的成功范例正如故事所说的那样:这是一套特别温暖、独一无二的小人书——奶奶肖燕芳用自己充满智慧的爱,将孙子的成长历程用手工制作的小人书记录下来。从中,我们看到了亲情的力量和教育的神奇之处。这说明,该故事是一则奶奶教育孙子的成功案例,即隔代教育的成功范例。如果爷爷奶奶教育孙辈的方法对头,隔代教育存在的许多弊端完全有可能很好地克服,隔代教育的成败事在人为。如果爷爷奶奶能像肖燕芳那样“用自己充满智慧的爱”实施隔代教育,爷爷奶奶照样能教育好孙辈。故事《手制15本小人书,见证孙儿一路成长》主人公肖燕芳为广大实施隔代教育的祖辈们树立了一个光辉榜样。但现实中,像肖燕芳那样的祖辈毕竟是少数,并且有很大比例的家庭由于各种原因,无奈选择由爷爷奶奶带孩子。大量的事实说明,当前祖辈落后的教育素养会使全社会的大多数家庭的家庭教育受到负面影响,有时负面影响还特别严重,使大多数孩子的发展较其潜能降低一个或几个层次,这对孩子来说是极其不幸的。所以,学习该故事倡导的科学家庭教育理念,推广该故事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是一件影响面是极广的好事,对于大多数家庭克服隔代教育的负面影响,使千家万户从无奈中解放出来,在科学的隔代教育中受益,惠及大多数孩子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幸运儿具有重要意义。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人们公认的隔代教育常见负面影响有:首先,过分溺爱,阻碍成长隔代教育下,长辈通常存有补偿心态,会将子女当年没有得到的疼爱“变本加厉”的给孙子孙女。比如,要啥给啥,什么也不让干,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参与艰苦生活磨炼的机会,剥夺孩子接触大自然洗礼的机会等,祖辈家长对孩子的过分疼爱与关注,使得孩子丧失很多成长的权利,难以发展出独立的人格;

其次,剥夺互动,缺少情感。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隔代教育中,虽然有祖辈的爱与呵护,但是也会剥夺孩子很多与父母亲互动的机会,比如,在婴幼儿时期由于严重缺乏父辈的有效的陪伴,祖辈又时时事事处处包办代替,完全剥夺父辈与孩子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的机会,导致孩子缺乏对父母的依恋感和安全感,造成心理出问题等;

再其次,引发矛盾,导致隔阂。在这种教育中,孩子通常会被祖辈父母纵容、溺爱,继而养成了许多生活恶习。于是,在与父母相处时,父母与孩子间往往有矛盾,孩子容易出现对立情绪。这种对立情绪会不利于亲子之间维持良好的情感,在有冲突时,孩子往往会退缩到祖辈家长身边,在这样的家庭很难有持之以恒的规则和是非曲直的界限存在。比如,父母教育孩子改过错,祖辈则袒护孩子的过错,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的在祖辈那里可以得到,祖辈往往扮演“保护伞”“避风港”角色,并且祖辈往往固执己见不肯认错很难改变等。长此以往,难免会造成祖辈与父母因为教育孩子理念不同引起家庭矛盾;

第四,理念落后,妨碍发展。多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毕竟年老,教育理念跟不上时代潮流,不利于孩子心理发展。比如,在教养孩子的时候,祖辈家长会不当地限制孩子的各种探索活动或对孩子作出不当的要求,见面只问学习,从来不教立志、做人、做事、强心、健体、生活、接触观察大自然等学问,以致孩子不能发展出完整人格,

第五,年龄过大,压力倍增。祖辈家长年龄偏大,精力和身体状况都不尽如人意。在教养孩子的时候,难以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反之,孩子接受新鲜事物很快,随着年纪逐渐长大,自主性和探索性随之增强,祖辈家长便难以应对。比如,没有兴趣、激情或无能力和孩子一起阅读、游戏、做家务等,不免要承受额外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正如《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结果显示的那样:在父母参与抚养的家庭中,家长在与孩子的沟通、学业卷入、示范作用方面都比父母不参与抚养家庭更好。”该报告建议:“如果父母很难全身心地照顾孩子,可以让祖辈或其他人参与、提供帮助,但父母需要多与‘代抚养人’沟通、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社会、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需要给予更多关注,对其‘代抚养人’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关怀和心理辅导,尽量减少由父母缺位带来的消极影响。”

和上面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隔代教育”的弊端相比,手制15本小人书,见证孙儿一路成长》无疑是一则具有颠覆性的成功隔代教育故事,该故事的重要家庭教育价值就在于,为“尽量减少由父母缺位带来的消极影响”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有创意的可参考的隔代教育案例。在这里我们再次强调,“隔代教育”不是贬义词,只要祖辈具有足够的教育智慧,“隔代教育”照样能教育好孩子。

科学隔代教育,做法亮点纷呈。首先,有平台意识。故事的主人公寓教于编辑“小人书”平台之中,远离大道理空洞唠叨说教,家庭教育也贯彻“事上练”原则,通过编辑小人书点滴记录孙子的成长历程,潜移默化地培养呵护孙子的好奇心、好心情、成就感、自信心,这是孩子产生向上、向善、进取品质的内动力源泉。

其次,重视健康。肖燕芳是学医出身的,特别注重健康,对孙子的教育和爱护自然是从强壮身体开始的。”家长爱孩子“为之计深远”从强心健体开始,这是一般家长看不到的。教育专家和家教成功人士都认为,重视身心健康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勇敢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等非智力素质,而且对孩子智力发展大有帮助。正因为此,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的一席话,瞬间刷爆网络!他说:我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

第三,传递正能量。奶奶还配以欢快的文字说明,以孙子‘我’的口吻记录这一切。文字说明用了很多充满正能量的词汇和句子……“奶奶”对这些做法虽没做过多解读,但有点心理学知识的人都容易看出她的独具匠心。根据心理学原理,久而久之,“这一切”成为“我”的自觉行动将成为大概率事件;积极心理学家认为,正能量的词语和句子可造就积极阳光的人格。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现实中一般家长的批评、讽刺、羞辱等消极惩罚措施可能造成孩子消极、颓废、逆反、焦虑甚至抑郁等不良心理特征的滋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