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居里夫人的家教艺术

(2016-07-08 20:09:50)
分类: 名人家教故事


居里夫人,作为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曾在仅隔8年的时间内就分别摘取了 两次不同学科的最高科学桂冠——诺贝尔物理学奖与诺贝尔化学奖,并且一 生中获得了难以计数的其他科学殊荣,可谓是智慧超群、硕果累累。在居里夫人的精心教养下,她的长 女伊伦娜,核物理学家,与丈夫约里奥因发现人工放射性物质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次女艾芙,音乐家、传记作家,其丈夫曾以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总干事的身份接受瑞典国王于1965年授予该组织的诺贝尔和平奖。居里夫人一家两代人4人次获诺贝尔奖,居里夫人的家庭教育成果是世人无法比拟的。居里夫人不仅是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更是世界最伟大的家庭教育家。以下四个方面的家庭教育故事最能体现她高超绝伦的家庭教育艺术。  

1)早期教育中的幼儿智力体操”

家教故事:居里夫人一生科研工作十分繁忙,然而她很善于抓紧时间对子女进行早期教育,并善于把握孩子智力发展的年龄优势。譬如,居时夫人在女儿不足1岁时,就让她们开始所谓的幼儿智力体操训练,让她们广泛接触生人,到动物园看动物,让她们与猫玩;让她们到公园去看绿草、蓝天、白云,看色彩绚丽的各种植物和人群,让她们到水中拍水,使她们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孩子大点后,居里夫人又开始了一种带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孩子唱儿歌和讲童话。再大些,就开始智力训练和手工制作,如数的训练,字画的识别,弹琴、作画、泥塑,让她们自己在庭院中种植植物、栽花、种菜等,并抽出时间与她们散步,在散步时给她们讲许多关于植物和动物的趣事,如种子是怎样在花里长成的、小老鼠和鼹鼠是怎样打洞的、哪里能找到兔子窝等等。她的教育都力求从实物开始,且每天更新,以提高孩子兴趣。她还教孩子骑车、烹调等。

家教分析名曰早期教育中的“幼儿智力体操”,可罗列到的“烹调”等25类以上的“智力体操”训练中提到文化知识训练的只有一点,就是所谓的“数的训练”,这与我们常见的“见面只问学习,什么也不让干”的家教模式有着天壤之别。全方位幼儿早期智力体操训练有一个特点就是,“她的教育都力求从实物开始,且每天更新,以提高孩子兴趣。”这是婴幼儿家庭教育成功的秘诀,十分重要(许多家长都把握不住这一点)。因为它符合婴幼儿的认知思维规律。心理学指出,婴幼儿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以具体形象为主,就是只要有具体的物品,他们的思维就可丰富多彩,一旦离开具体的物品,思维就十分有限;以直观思维为主。在一般情况下,儿童还不能从各种复杂的事物中,通过表面现象去认识本质,因为这需要抽象思维能力,这在6岁以后才能真正得到发展。6岁前的小儿,常常凭直观从表面的某些特征来认识事物,这叫直观思维。

由于居里夫人遵从婴幼儿认知规律,所以,她的早期教育中的“幼儿智力体操”十分有效,不仅使孩子增长了智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各种能力,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锤炼了性格。“见面只问学习,什么也不让干”的家教模式下培养出的人的智力、素质,与“幼儿智力体操”家教模式下培养出的人的智力、素质相比也有天壤之别不言而喻。

家教启示:作为家长,学习居里夫人“智力体操”训练艺术,要走出只有识字、背诗、奥数训练才是发展智力的训练的误区。发展孩子的智力,要让孩子走向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去亲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思考大自然;要让孩子参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去品尝生活中的苦辣酸甜咸,去获得生活中的油盐酱醋茶。大自然和生活才是智慧的源泉。

2)德育教育与品格培养 

家教故事:在丈夫皮埃尔去世以后,居里夫人开始一人担负起抚养孩子的重担。当时她经济上拮据,还得补贴一部分给科研。有人建议她卖掉与皮埃尔在实验室里分离出的那1克镭,这在当时价值100万法郎。居里夫人则认为,不管今后的生活如何困难,绝不能卖掉科研成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居里夫人和大女儿伊蕾娜商量:“伊蕾娜,政府要求个人捐助金子,我想把我的一点金子和那些对我一无用处的金质奖章捐出去。还有一件事,纯粹因为懒惰,我第二次诺贝尔奖的奖金仍旧留在斯德哥尔摩,现在国家需要……”随后,居里夫人把巨额诺贝尔奖金、纯金的诺贝尔奖章全部捐给了法国政府,用于战时动员。居里夫人还亲自带着X光机上前线服务,并带着女儿伊蕾娜随同前往帮助检查伤病员。战争结束时,法国政府向伊蕾娜颁布发了一枚勋章,这对年轻姑娘来说算是极大的荣誉。这使居里夫人得以宽慰。孩子们成长起来了,尤其是伊蕾娜在战时的经历使她变成更为成熟。

她让女儿从小养成勤俭朴素、不贪图荣华富贵的思想。居里夫人毅然将镭献给了实验室,把它用于研究工作。后来她带着两个女儿赴美国接受总统赠送给她的1克镭时,也同样告诫女儿:镭必须属于科学,不属于个人。 
   
居里夫人的品德教育包括四个方面: 
  培养她们节俭朴实、轻财的品德。她对女儿的爱,表现为一种有节制的爱,一种有理智的爱。她对女儿生活上严加管束,要求她们俭以养志,她教育女儿说:贫困固然不方便,但过富也不一定是好事。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谋求生活。 
  培养她们不空想、重实际的作风。她告诫两个女儿:我们不应该虚度一生。 
  培养她们勇敢、坚强、乐观、克服困难的品格。她常与子女共勉道: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 
  教育她们必须热爱祖国。除了教她们波兰语,居里夫人还以自己致力于帮助祖国科学发展和波兰留学生的行动感染伊蕾娜和艾芙。尤使她们念念不忘的是:母亲以祖国波兰来命名首次发现的新元素所表现出的赤子之情。后来,她的孩子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尤其是伊伦娜夫妇,不仅继承了居里夫妇的科学事业,也继承了他们的崇高品德。1940年他们把建造原子反应堆的专利权捐赠给了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家教分析: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荣誉所腐蚀的人。”居里夫人从整个科学生涯和人生道路上体会出一个道理:人之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品格之高尚。因此,她把自己一生追求事业和高尚品德的精神,影响和延伸到自己的子女和学生身上,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家教启示:作为有志培养孩子成才的家长,就要像居里夫人那样,以身立教,仗义疏财,淡泊名利,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勤恳认真的态度,并以自身高尚的人格影响孩子。就要像居里夫人那样,尊重孩子,沟通心灵,家庭的重大事情都和孩子商量决定,酿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呵护孩子的心灵,培养孩子乐观进取的个性品质。

3)斯巴达式体魄训练

家教故事:每天功课一完,孩子就被带到外面去。无论天气如何,伊蕾娜和艾芙总要去步行很长的路。在梭镇家里的花园里设了一个横架,上面挂一个吊杆、一副吊环、一条滑绳,让她们在家里进行体育锻炼。她俩因器械体操的出色成绩,常常拿到令人高兴的一等奖。而居里夫人无论如何疲倦,总要陪女儿们骑自行车出游。一到夏天,她带着她们一齐下水,指导她们游泳。1911年暑假,居里夫人带女儿第一次旅行到波兰,伊蕾娜和艾芙学着骑马,居里夫人背着旅行袋走在前面引路;她们在山里旅行了5天,晚上住在山民的小屋里。居里夫人之所以强化女儿们的体魄训练,因为她意识到:体魄是人的意志、坚韧及力量的体现;一个人没有强健的体魄,在事业上无法成功。她激励女儿:达尔文能随贝格文舰在大西洋的风暴中颠簸了5年。他能在安第斯山脉、火地岛上翻山越岭,采集大懒兽化石、燕尾蝴蝶和风琴管珊瑚,以及每天伏案工作10-12小时,一干就是21……’没有强健的体魄,达尔文怎能完成《物种起源》呢?

家教分析:居里夫人的家庭教育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还在于她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她在对孩子的体魄训练方面也是异乎寻常的,不是像许多成功人士那样,以工作忙为借口,不去关注孩子的体育锻炼,更谈不上和孩子一起锻炼,而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一起下水”。她还以伟人的故事来教育孩子极具说服力。一两故事,胜过十吨理论。

家教启示:人们一说身体的重要,立马会想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名言,但关键是我们要知道做到、想到做到、想方设法做到、持之以恒地做到。在教育孩子方面感到束手无策、无从做起、无事可做时,不妨看看居里夫人的“斯巴达式体魄训练”,你就会觉得有活干了。

4)尝试、观察、发掘天赋 

家教故事:天赋是人的一种生来具有无师自通的天生素质;但人的天赋不能培养不可造就,却可发掘。天赋是孕育天才人的基因,没有天赋的天才是不存在的。为了发掘女儿的天赋领域,居里夫人早在伊蕾娜、艾芙牙牙学语时,就开始细细地尝试、观察、比较,她在笔记本上写着伊蕾娜在数学上聪颖,艾芙在音乐上早熟。当女儿们刚上小学时,居里夫人让她们每天进行1小时的智力工作;当伊蕾娜、艾芙已经入中学,她就对女儿在每天放学后再上一节特殊教育课 
  在索文本的实验室里,由让·佩韩教她们俩化学,保罗·朗芝可教数学,由沙瓦纳夫人教文学历史,雕塑家马格鲁教雕塑绘画,穆勒教授教她们俩各种评议和自然科学,而每个星期四下午,在巴黎市理化学校里,由居里夫人教女儿们物理。经过两年的特殊教育课的尝试、观察和比较后,居里夫人发现大女儿伊蕾娜具备科学家的素质,小女儿艾芙的天赋领域是文艺。日后, 大女儿伊蕾娜·居里因新放射性元素的合成1939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小女儿艾芙·居里成为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和传记作家。
  家教分析:在世界名人对其子女进行的家教中,居里夫人是唯一获得盼女成凤成功的人,因为她发掘到了两个女儿的天赋领域,让她们分别在各自的天赋领域里,心无旁骛,得心应手,因材施教才得到充分发展的。正是这种发掘女儿天赋领域的特殊教育,才使伊蕾娜·居里和艾芙·居里双双成凤。

家教启示:家长都要明白,多元智能论告诉人们,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并且各不相同。因此,就要求因材施教。要实现因材施教,首先得知道一个人的天赋是什么,善于干什么事。所以,要想教子成功,尝试、观察、发掘天赋十分重要。引导一个人在他的天赋领域里干他擅长干的事,容易获得成就感,容易保持好奇心,容易获得好心情,容易乐此不疲,容易不顾一切,容易持之以恒。值得注意的是,真正像居里夫人那样通过“尝试、观察、发掘天赋”的家长和老师少之甚少,这正是家长做好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爸爸不会走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