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混合运算错因分析
王屋小学
李琳洁
许多二年级小学生学过四则运算后,计算的正确率大大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大量的错例分析后可知 ,不仅仅是四计算法则未掌握造成的,还由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及其导致的不良计算习惯所致。
一 混合运算错题原因
1.运算顺序书混合运算区别于一部运算的关键.学生不知道算顺序,即使每一步算的都是正错的,结果也是错误的.
2.不良习惯造成的.
其一,缺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心态。如由于写字了草,结果是0、6不分,1、7互变,4、9混同等 。由于学习用品不齐,一些学生连像样的一支铅笔,一块橡皮都没有,书写时乱涂乱改,在涂改中不仅卷面不 整洁,而且常产生误看、误写的错误。由于铅笔太粗或太细,造成书写上的模糊而出错。计算不论数的大小, 能口算的全部口算,有的虽有算草,但写得乱七八糟,有些学生一次练习或测验下来连一张草稿纸都没有,而 直接写在桌面上,垫板上,甚至手心手背上,„„思想上的不重视,必然导致计算上的经常出错。
其二,缺少计算后必须检验的内控心理素质。其中一些学生学习过于自信,计算后从不检验;而有一些学 生只想作业尽快完成,根本就不想检验;更有一些学生知道自己无把握全部正确,就依赖于家长代为检验,或 等教师批改后,有错再检查订正。由于上述这些不正确的心态,许多学生就养成了计算后不检验的坏习惯。
二 改进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引发学生对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
学生在发现自己计算错误后,往往以“粗心”为由原谅自己。为了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我在测验后的试卷 分析中,要学生做下面二件事:(1)统计由于计算错误而失的分数。(2)找出错误所在并分析错误原因。通 过统计及对出错原因的分析,学生发现几乎都不是计算方法错误,而是由于不认真审题,字迹了草,不检验等 一些不良习惯所造成。我还把一些计算正确率一直较高的学生的作业本、草稿本、试卷给同学们传阅,并让他 们介绍学习经验,使一些计算正确率低的学生思想上有所震动,改变了认为“粗心”是出错主要原因的错误看 法,产生了想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
2.使学生掌握计算的操作过程
有了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只能说有了一个好的开端,更重要的是还要教会学生提高正确率的方法。计 算时合理的操作过程就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方法之一,如错误率最高的四则混合运算,就应使学生掌握如下操 作程序。
为了使学生能记住操作程序,我还用顺口溜的形式使学生琅琅上口:
四则计算讲认真,数字符号不抄错,
先审题后再运算,顺序规则不搞错。
法则定律用正确,步步检验不放松,
正确结果从何来,良好习惯是保证。
上述操作过程先让学生知道,再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能自觉地执行。在训练过程中节奏不能太快,练 习量要少而精,使学生能有时间按上述操作过程进行运算,并能体验到其优越性,增强学习信心。
3.教会学生写算草
在进行四则运算中,我强调口算与笔算的合理把握,要求学生口算必须在已学的口算范围内进行。为此在 刚开始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求学生把竖式就写在作业的递等式下面,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哪些计算写竖式, 从而可有效地进行指导。而对学生来讲,由于横式、竖式都成为作业要求,认真程度大大提高。一个阶段后, 学生就能把握口笔算的选择,而且竖式的质量也随之提高。
在学生开始使用草稿本写算草时,我们把“算草本”改名为“竖式计算本”,并提出立竖式的要求(如数 位必须对齐,字迹必须清楚),定期对竖式本进行检查,而且也作出成绩评定。为了提高竖式本的计算质量, 还可要求把本子横着立竖式,即本子上的横线成了竖线,便于学生计算时数位对齐,以促使学生形成竖式计算 中数位上下对齐的习惯。在测验考试时,不仅对试卷进行评分,而且对草稿也作出评分,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 惯的形成。
4.改革批改方法
在作业量上,布置时要少而精,但要求书写整洁,计算正确。批改时除了前面提到的对算草也进行批改外 ,我还作了如下一些改革措施。批改时先看该生作业是否全部正确,如全部正确,则即作出评定。如发现有错 ,则暂不批改,并发还给学生自己检查,找出错误所在,订正后再交教师批改。如订正后全部正确,则教师依 然作出全部正确的评定。这不仅能促使学生通过自己检查找出错误所在,并引以为戒,而且能培养学生认真负 责的学习精神。由于订正后还能得“优等”,因此学生不是把检查订正作为一种负担,反而很愿意去做。为了 使学生交的作业能不通过订正而全部正确,我还对这样的学生给予另外的奖励,如发给红五星,当拿到一定数 量的红五星后,可换一封教师给家长的表扬信。
由此可见,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形成,一是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二是要教会学生一些使计算正确有效 的方法。三是要积极地教育与鼓励。如若采用罚做或大量练习的消极措施,只能是适得其反,越罚越练错误越 多,而真正好的习惯并不能形成,甚至学生会产生厌恶.
加载中,请稍候......